来月经时左侧小腹痛可能由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育龄女性多见,与月经不调、生活方式等有关)和子宫收缩异常(青春期女性易出现,与激素波动、生活方式有关);病理性因素有左侧附件炎(性生活活跃育龄女性高发,与感染等有关)、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育龄有囊肿病史者易发生,破裂与囊肿压力等有关)。若左侧小腹痛剧烈不缓解或伴大量出血、发热等应及时就医,生理性可调整生活方式缓解,病理性需针对病因治疗,女性经期应关注自身状况,异常及时就医。
一、生理性因素
(一)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
1.发病机制: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异位的内膜出现在左侧盆腔等区域,在月经期间,异位的内膜也会出现出血等情况,进而刺激周围组织,引起左侧小腹痛。研究发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有40%-50%会出现盆腔疼痛,其中痛经较为常见且疼痛部位多不固定,部分患者表现为左侧小腹痛。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该病多见于育龄期女性,长期的月经不调、初潮年龄小、经期长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此外,长期精神压力大、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也可能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
(二)子宫收缩异常
1.机制:月经期间,子宫会发生收缩以排出经血,正常情况下子宫收缩是有规律且适度的,但部分女性可能出现子宫收缩过强或不协调的情况,从而引起左侧小腹痛。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女性中相对较为常见,因为青春期女性的生殖系统还在发育完善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调节机制可能不够成熟。
2.年龄与生活方式影响:青春期女性由于身体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更容易出现子宫收缩异常。而过度劳累、寒冷刺激等生活方式因素也可能诱发子宫收缩异常导致左侧小腹痛。
二、病理性因素
(一)左侧附件炎
1.发病机制:左侧的输卵管、卵巢发生炎症时称为左侧附件炎,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相对较低,炎症部位受到月经血的刺激,会加重炎症反应,引起左侧小腹痛。附件炎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性生活活跃的女性是高发人群,尤其是25-35岁的女性。
2.年龄与病史影响:性生活活跃的育龄女性是附件炎的高发人群,有不洁性生活史、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等)的女性病史方面存在高危因素,这些因素会增加病原体感染附件的机会,进而引发左侧附件炎导致经期左侧小腹痛。
(二)左侧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
1.卵巢囊肿蒂扭转
机制:如果左侧卵巢存在囊肿,在月经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导致囊肿发生蒂扭转,使卵巢的血液供应受阻,引起左侧突发的剧烈腹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卵巢囊肿多见于育龄女性,尤其是有内分泌紊乱等情况的女性。
年龄与病史影响:育龄女性有卵巢囊肿病史者更易发生蒂扭转,既往有卵巢囊肿病史且未及时治疗的女性在月经期间需特别警惕。
2.卵巢囊肿破裂
机制:左侧卵巢囊肿在月经期间受到子宫收缩等影响,可能发生破裂,囊内液体刺激腹膜,引起左侧小腹痛,破裂后可能出现腹腔内出血等情况。卵巢囊肿破裂可分为自发性破裂和外伤性破裂,自发性破裂多与囊肿内部压力增大等因素有关。
年龄与病史影响:有卵巢囊肿病史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存在破裂风险,尤其是囊肿较大的女性。
三、需要警惕的情况及建议
如果来月经时左侧小腹痛较为剧烈、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大量阴道出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通常会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检查手段明确病因。对于生理性因素引起的左侧小腹痛,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注意保暖、避免过度劳累等进行缓解;对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左侧小腹痛,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附件炎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等。同时,女性在月经期间应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