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误认作紫癜的疾病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与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通过血小板计数、骨髓穿刺等鉴别,过敏性紫癜要与其他血管炎因皮疹分布、伴随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区分,非出血性紫癜性皮病靠皮肤病理检查鉴别,儿童易患特发性和过敏性紫癜需观察皮疹动态及伴发症状等,成人要考虑多种疾病并完善自身抗体等检查,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初步看血小板等情况,凝血功能可区分出血因素,骨髓穿刺对血小板减少疾病重要,皮肤病理检查对非出血性紫癜性皮病关键,过敏性紫癜需尿常规,怀疑血管炎等需自身抗体谱等检查来鉴别相关疾病。
一、易被误认作紫癜的疾病类型及鉴别要点
(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鉴别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点、瘀斑等类似紫癜的表现,但需与其他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区分。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导致血小板减少进而引起出血表现,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象呈现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有成熟障碍。通过血小板计数、骨髓穿刺等实验室检查可鉴别,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计数多明显降低,而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计数降低的同时常伴有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异常且骨髓增生低下。
(二)过敏性紫癜与其他血管炎的鉴别
过敏性紫癜的皮疹多分布于下肢及臀部,对称分布,呈紫癜样皮疹,可伴关节痛、腹痛、血尿等。而其他血管炎如皮肤白细胞破碎性血管炎,皮疹可发生于全身多个部位,不一定对称分布,且可能有不同的伴随症状,如血管炎相关的系统表现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观察皮疹分布特点及伴随症状,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过敏性紫癜患者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可呈阳性,而其他血管炎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有其特异性改变,以此区分。
(三)非出血性类似紫癜表现的疾病鉴别
色素性紫癜性皮病是一类非出血性的类似紫癜表现的疾病,其皮肤损害主要为棕褐色紫癜样丘疹,对称分布于下肢,病程慢性,无血小板减少及凝血功能异常等出血相关的实验室改变。通过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可明确鉴别,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的病理表现有其特征性,与紫癜的出血性病理改变不同。
二、不同人群在易误认紫癜疾病中的特点及应对
(一)儿童人群
儿童易患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因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因起病,皮肤出现紫癜样表现时需警惕。儿童过敏性紫癜也较为常见,皮疹表现可能因儿童表述不清等因素易被误认,此时需详细观察皮疹动态变化及是否伴有关节痛、腹痛等症状,及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检查是否有血尿等,以明确诊断。
(二)成人人群
成人出现类似紫癜表现时,需考虑多种疾病,如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自身免疫紊乱等因素相关,需完善自身抗体等检查鉴别;成人过敏性紫癜可能与感染、食物、药物等诱因有关,要详细询问病史,排查可能的诱因。对于非出血性紫癜性皮病,成人也可患病,皮肤病理检查是重要的鉴别手段。
三、相关检查在鉴别中的重要性
(一)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可初步了解血小板计数、白细胞及红细胞情况,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而其他非血小板减少性类似紫癜疾病血小板计数正常;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2.凝血功能检查:紫癜性疾病中,血管性紫癜及血小板性紫癜凝血功能正常,而凝血因子缺乏等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通过凝血功能检查可区分出血是由血小板或血管因素还是凝血因子因素引起。
3.骨髓穿刺检查:对于血小板减少相关疾病,骨髓穿刺是重要鉴别手段,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象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且有成熟障碍,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象增生减低等。
4.皮肤病理检查:对于非出血性类似紫癜表现的疾病,如色素性紫癜性皮病,皮肤病理检查可明确其病理特征,与紫癜的出血性病理改变区分。
(二)其他检查
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尿常规检查可发现是否有血尿、蛋白尿等肾损害表现,有助于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及鉴别诊断;对于怀疑血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可能还需进行自身抗体谱等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