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膜炎的引发因素包括病原体感染(细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病毒如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真菌如新型隐球菌)、机体免疫状态相关因素(儿童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缺陷人群防御功能下降、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且伴基础疾病)以及颅脑外伤和医源性因素(颅脑外伤致病原体入脑膜、医疗操作不规范致病原体带入脑膜)。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成人急性脑膜炎的常见致病菌之一。肺炎链球菌可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细菌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发炎症。例如,在儿童中,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较为多见,尤其在冬季和春季等呼吸道感染高发季节,儿童的呼吸道防御功能相对较弱,更容易感染肺炎链球菌进而引发脑膜炎。
脑膜炎奈瑟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急性脑膜炎的重要病因。该菌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容易传播,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密切接触机会多,相对更易感染。其感染后可迅速侵犯脑膜,导致急性脑膜炎的发生。
流感嗜血杆菌:主要感染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该菌可存在于上呼吸道,当儿童机体抵抗力降低时,细菌侵入血流并扩散至脑膜,引发炎症反应。
2.病毒感染:
肠道病毒:是引起病毒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体,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相对较差等因素,感染肠道病毒的风险较高。肠道病毒侵入人体后,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脑膜,引发急性脑膜炎。
单纯疱疹病毒:可引起散发性病毒性脑膜炎,该病毒可潜伏在人体神经节内,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病毒被激活并侵犯脑膜,导致脑膜炎的发生。成人和儿童均可感染,尤其是有免疫缺陷的人群更容易发病。
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感染可并发脑膜炎,多见于儿童患者。病毒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可经血液循环侵犯脑膜,一般在腮腺炎发病前后均可出现脑膜炎症状。
3.真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鸽粪等环境中,可通过呼吸道吸入后进入人体,然后经血行播散至脑膜,引起慢性脑膜炎,但也可急性发病。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损,对新型隐球菌的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并引发急性脑膜炎。
二、机体免疫状态相关因素
1.儿童群体: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相对成人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例如,婴儿血-脑屏障功能尚未完善,病原体更容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膜引发炎症。而且儿童的呼吸道等防御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进而增加了病原体侵入脑膜引起急性脑膜炎的风险。
2.免疫缺陷人群:如患有艾滋病、接受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其机体的免疫防御功能下降,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从而引发急性脑膜炎。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CD4+T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对新型隐球菌等病原体的易感性大大增加。
3.老年人: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力逐渐下降,同时可能伴有一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因素都使得老年人更容易发生感染,且感染后病情可能较为严重,容易引发急性脑膜炎。例如,老年人患糖尿病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的生长繁殖,同时糖尿病还可能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加感染脑膜炎病原体的风险。
三、颅脑外伤及其他因素
1.颅脑外伤:
当头部受到严重外伤时,如颅骨骨折等,病原体可通过破损的颅骨进入脑膜,引起急性脑膜炎。例如,车祸导致的头部外伤,可能使颅骨骨折,从而为病原体侵入脑膜创造了条件。颅脑外伤还可能导致脑脊液漏等情况,进一步增加了病原体感染脑膜的机会。
2.医源性因素:
在一些医疗操作中,如腰椎穿刺、脑室引流等,如果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就可能将病原体带入脑膜,引发急性脑膜炎。例如,腰椎穿刺时,若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规范,病原体可经穿刺部位进入蛛网膜下腔,导致脑膜感染。此外,颅脑手术等也可能因手术区域受到污染等原因,引发术后急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