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有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两方面表现。运动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随病情进展波及其他部位,中老年人易患)、肌强直(肢体僵硬致运动困难,中老年人常见,长期缺乏运动或有家族史者易加重)、运动迟缓(动作缓慢减少,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有关,年龄大风险高,缺乏活动会加重);非运动症状有嗅觉减退(超90%患者早期出现,老年人更明显,长期污染环境、吸烟等增加风险)、睡眠障碍(入睡难、多梦等,与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年龄大易出现,不规律作息等加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便秘、尿频等,老年人易出现,缺乏运动等加重)、精神症状(早期抑郁等,年龄大易出现,压力大等加重,有家族史者易受影响)。
一、运动症状方面
1.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典型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静止时出现,情绪激动时加重,随意运动时减轻,睡眠时消失。研究表明,约70%的帕金森病患者首发症状为静止性震颤,且震颤频率通常为4~6Hz,这种震颤会随着病情进展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及对侧上下肢。在年龄方面,中老年人更易出现该症状,可能与神经系统随年龄退化有关,男性和女性在早期发生静止性震颤的概率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因个体差异在症状表现和进展速度上有所不同。
2.肌强直:表现为肢体僵硬,运动时阻力增加。检查时可发现铅管样强直(不伴震颤时)或齿轮样强直(伴震颤时)。肌强直会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导致动作迟缓、笨拙。例如,患者穿衣、扣纽扣等精细动作变得困难。一般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可能会使肌强直症状加重,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出现肌强直等早期表现。
3.运动迟缓:表现为动作缓慢、减少。如起床、翻身、步行、变换姿势等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书写时字体变小,称为“小写症”等。运动迟缓是帕金森病早期重要的运动症状之一,其发生与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导致运动调控功能障碍有关。年龄越大,发生运动迟缓的风险相对越高,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运动迟缓的表现可能相似,但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因个体差异在运动功能下降的速度和程度上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中缺乏活动会使运动迟缓进一步加重。
二、非运动症状方面
1.嗅觉减退:约有超过90%的帕金森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这是因为帕金森病的病理改变可能首先影响到嗅觉相关的神经通路。在年龄因素上,老年人嗅觉减退本身较为常见,但帕金森病患者的嗅觉减退往往更为明显且进展较快。男性和女性在早期出现嗅觉减退的概率无显著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吸烟等可能会增加嗅觉减退的风险,也可能影响帕金森病的早期嗅觉表现。
2.睡眠障碍: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睡眠中出现拳打脚踢等睡眠行为异常。睡眠障碍与帕金森病的多巴胺能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年龄较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相关问题,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可能有一定差异,比如女性可能更易出现多梦等情况,生活方式中不规律的作息、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会加重睡眠障碍的程度,对于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睡眠障碍可能更早出现且更为明显。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早期可能出现便秘,这是由于胃肠道蠕动减慢所致。还可能有尿频、尿急、体位性低血压等表现。体位性低血压是因为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导致血压调节异常。在年龄方面,老年人自主神经功能本身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早期表现,男性和女性在早期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别,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饮水不足等会加重便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有帕金森病病史相关家族遗传因素的人群更需关注自主神经功能的早期变化。
4.精神症状:早期可能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活力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焦虑等情绪问题。精神症状的出现与帕金森病导致的神经递质失衡有关。年龄较大的患者相对更易出现抑郁等精神症状,男性和女性在早期精神症状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生活方式中压力过大、缺乏社交活动等会加重精神症状的发生,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的人群在早期精神症状方面可能更易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