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咳血由多种因素引起,感染性疾病中肺结核、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发;支气管-肺感染与阻塞里反复感染、支气管阻塞会导致;免疫缺陷性疾病中原发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易促使;遗传性疾病中囊性纤维化可造成,不同因素通过相应机制破坏支气管结构致咳血。
一、感染性疾病
1.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引起支气管扩张咳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结核杆菌可侵袭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充血、糜烂,进而引起血管破裂出血。研究表明,在肺结核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血症状,尤其是病变累及小血管时,容易出现咯血情况。肺结核好发于各个年龄段,有结核病接触史、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更易患病。儿童患肺结核时,可能因咳嗽相对较剧烈,也容易导致支气管扩张部位的血管破裂而出现咳血,且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病情发展可能较快。
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可引起肺部炎症,破坏支气管壁结构,导致支气管扩张。该菌感染后会引发强烈的炎症反应,使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导致血管破裂出血。长期住院、使用呼吸机、有基础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的人群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这些人群发生支气管扩张咳血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老年人,由于其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感染铜绿假单胞菌后更易出现支气管扩张并咳血的情况。
二、支气管-肺感染与阻塞
1.反复支气管-肺感染
反复发生的支气管-肺感染会破坏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导致支气管扩张。例如,儿童时期反复患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影响支气管的正常结构,进而引发支气管扩张。反复感染会使炎症持续刺激支气管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血管脆性增加,容易破裂出血。长期吸烟的人群,其呼吸道清除功能下降,更容易反复发生支气管-肺感染,从而增加支气管扩张咳血的风险。吸烟会损害呼吸道的纤毛运动,使痰液排出不畅,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进而反复引起肺部感染,导致支气管扩张。
2.支气管阻塞
支气管内的异物、肿瘤等阻塞物可导致远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继发支气管扩张。当支气管阻塞时,远端肺组织通气不畅,容易发生感染,炎症反复刺激支气管,使支气管壁破坏,形成支气管扩张。肿瘤引起的支气管阻塞较为常见于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肺部肿瘤的发生率增加。例如肺癌患者,肿瘤阻塞支气管后,远端肺组织反复感染,逐渐发展为支气管扩张,进而出现咳血症状。儿童时期如果有支气管异物阻塞,若未及时取出,也可能导致远端肺组织感染,引发支气管扩张并咳血,但相对较为少见。
三、免疫缺陷性疾病
1.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这类疾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存在缺陷,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导致支气管扩张。例如常见的原发性抗体缺陷病,患者体内抗体产生不足或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抵御呼吸道病原体的侵袭,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会破坏支气管结构,引起支气管扩张并出现咳血症状。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在儿童中也有发生,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发病后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特别关注其呼吸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支气管扩张咳血等问题。
2.艾滋病
艾滋病患者由于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免疫系统,导致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容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肺部的各种病原体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等。这些感染可引起支气管炎症,破坏支气管组织,导致支气管扩张,进而出现咳血症状。艾滋病患者的年龄范围较广,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都可能患病,对于艾滋病患者,由于其免疫功能严重受损,一旦出现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应高度警惕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四、遗传性疾病
1.囊性纤维化
囊性纤维化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患者体内基因缺陷导致外分泌腺功能异常,呼吸道黏液分泌增多且黏稠,不易排出,从而反复引起肺部感染,逐渐破坏支气管结构,导致支气管扩张并出现咳血症状。该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由于基因缺陷是先天性的,从儿童时期就可能逐渐出现呼吸道相关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支气管扩张逐渐明显,咳血等症状也可能出现。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需要长期关注呼吸道情况,加强呼吸道管理,以减少感染和咳血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