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包括记忆障碍(早期近记忆受损,随病情进展远记忆也受影响,与海马体病变有关)、语言障碍(找词困难、说话啰嗦重复、命名障碍等,与大脑语言中枢及相关神经通路病变有关)、失认和失用(不能认识物体、地点或人物及不能正确执行有目的动作,与大脑相应感知觉和运动控制区域功能障碍有关);精神行为症状有抑郁(约30%-50%老年痴呆患者出现,与大脑神经递质变化有关)、焦虑(表现紧张不安等,与对病情及未来担忧等有关)、幻觉和妄想(病情较严重阶段可能出现,与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症状包含进食困难(咀嚼、吞咽困难易呛咳,与大脑相关区域受损影响肌肉运动和吞咽反射功能有关)、穿衣洗漱障碍(难以正确进行相关活动,与大脑对肢体运动协调和日常生活技能记忆功能减退有关)、行走障碍(病情发展出现行走困难、步态异常易跌倒,与大脑对运动系统调控功能下降有关)
一、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症状
1.记忆障碍:早期主要表现为近记忆障碍,患者常忘记近期发生的事情,例如刚放置的物品位置、刚刚说过的话等,但对远期的事情记忆相对保留。随着病情进展,远记忆也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连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基本信息等都无法准确回忆。这种记忆障碍是老年痴呆比较典型且早期的症状之一,与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区域,如海马体等的病变有关,海马体在记忆的形成和存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老年痴呆患者海马体逐渐萎缩,导致记忆功能受损。
2.语言障碍:患者可能出现找词困难,在表达时难以准确找到合适的词汇来传达自己的想法,说话变得啰嗦、重复,或者出现命名障碍,不能正确说出常见物品的名称。例如,看到手表却叫不出“手表”这个词。语言功能的障碍与大脑语言中枢及相关神经通路的病变有关,大脑语言中枢的损伤会影响语言的理解、表达和命名等功能。
3.失认和失用:失认是指患者不能认识物体、地点或人物等,比如不认识亲人的面容,不认识自己常用的物品等;失用是指患者不能正确执行有目的的动作,例如不能正确穿衣、刷牙等。失认和失用的发生与大脑相应的感知觉和运动控制区域的功能障碍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影响患者对事物的识别和执行动作的能力。
二、精神行为症状
1.抑郁:老年痴呆患者常出现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缺乏活力等。据相关研究,约有30%-50%的老年痴呆患者会出现抑郁症状。抑郁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的变化有关,如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水平的降低会影响情绪调节。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出现的抑郁,需要关注其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心理干预或药物辅助治疗(但药物使用需谨慎,遵循相关医疗规范)。
2.焦虑:患者可能表现出紧张、不安、恐惧等焦虑情绪,可能会无端担心自己或家人的健康等。焦虑的产生可能与患者对自身病情的不了解、对未来生活的担忧等因素有关。家属需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陪伴,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3.幻觉和妄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幻觉,如看到不存在的人、物体等,或者出现妄想,例如坚信自己被人迫害、财产被盗窃等。幻觉和妄想的出现与大脑神经功能紊乱有关,是老年痴呆病情进展到较严重阶段可能出现的精神症状,这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进一步恶化。
三、日常生活能力减退症状
1.进食困难:患者可能出现进食时咀嚼、吞咽困难,容易出现呛咳等情况。这是因为大脑相关区域受损影响了口腔、咽喉部的肌肉运动和吞咽反射功能。对于此类患者,在饮食方面需要进行调整,例如提供软食、半流食等容易吞咽的食物,并且进食时要注意姿势,避免呛咳,以保障患者的营养摄入和安全。
2.穿衣洗漱障碍:患者难以正确进行穿衣、洗漱等基本的日常生活活动。比如不知道如何搭配衣物、不能正确使用洗漱用品等。这是由于大脑对肢体运动的协调和对日常生活技能的记忆功能减退所致。家属在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时,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协助,逐步培养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同时也要尊重患者的意愿,鼓励其尽可能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活动。
3.行走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步态异常,容易跌倒。这与大脑对运动系统的调控功能下降有关,包括平衡感的丧失等。对于行走障碍的患者,需要为其提供安全的行走环境,例如清除地面障碍物、使用辅助行走器具等,以预防跌倒导致的外伤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