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常见小儿癫痫类型包括局灶性癫痫、全面性癫痫(失神发作、强直-阵挛发作)、癫痫综合征相关的癫痫类型(婴儿痉挛症、Lennox-Gastaut综合征)。局灶性癫痫起源于大脑特定区域,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全面性癫痫中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期女孩,强直-阵挛发作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癫痫综合征相关的婴儿痉挛症多在1岁以内起病男孩稍多,Lennox-Gastaut综合征多在1-8岁起病常伴智力等问题。
一、部分常见小儿癫痫类型
1.局灶性癫痫
定义及特点:局灶性癫痫起源于大脑某一特定区域的神经元异常放电。患儿可能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动,如手指、脚趾、面部肌肉等的抽搐,发作时意识可能保持清醒,也可能随着放电的扩散而出现意识障碍等变化。例如,有的患儿仅出现一侧口角的抽动,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数秒至数分钟。其发生可能与脑部局部的病变有关,如脑部的肿瘤、外伤后瘢痕等局部病灶影响了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导致异常放电。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年龄段小儿均可发生,在性别上无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年龄阶段的局灶性癫痫可能有不同的病因倾向。比如婴幼儿时期的局灶性癫痫可能与产伤、脑部发育异常等关系密切;而年长儿可能与脑部的后天性损伤等相关。
2.全面性癫痫
失神发作
表现及特点:典型失神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丧失,正在进行的活动中断,两眼凝视,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擦鼻、咀嚼、吞咽等,一般持续数秒,发作后立即清醒,继续原来的活动,对发作不能回忆。脑电图检查可见典型的3Hz棘-慢综合波。其发病机制与大脑皮层的同步异常放电有关,可能与遗传因素有较密切的关系,很多失神发作的患儿有家族遗传倾向。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多见于儿童期,高峰发病年龄在6-7岁,女孩相对男孩稍多见。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儿童存在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情况,可能会诱发失神发作。
强直-阵挛发作
表现及特点:发作时突然意识丧失,先出现全身骨骼肌强直性收缩,持续数秒至数十秒,随后转为全身节律性阵挛性抽搐,持续数十秒后停止,可伴有面色发绀、口吐白沫、瞳孔散大、大小便失禁等表现。强直-阵挛发作是小儿癫痫中比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发作类型之一,脑电图在发作间期可见多灶性棘波、尖波或棘-慢综合波等异常放电。其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脑部感染、脑外伤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脑部感染如病毒性脑炎等疾病过程中,可能导致神经元的异常放电,从而引发强直-阵挛发作。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各个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对于有癫痫家族史的儿童,在生活中需要特别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避免头部外伤、预防感染等,以降低强直-阵挛发作的风险。
3.癫痫综合征相关的癫痫类型
婴儿痉挛症
表现及特点:多在1岁以内起病,典型发作表现为突然发生的短暂的全身肌肉痉挛,表现为点头、弯腰、双臂前举等动作,每次发作持续1-3秒,可连续发作数次至数十次,晨起或入睡时发作较频繁。脑电图可见特征性的高幅失律图形。婴儿痉挛症的病因较为多样,可能与遗传代谢性疾病、脑部发育畸形等有关。例如,一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等,可能导致婴儿痉挛症的发生。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主要发生在婴儿期,男孩相对女孩稍多见。对于患有婴儿痉挛症的婴儿,在护理方面需要特别注意避免强烈的外界刺激,保持安静的环境,因为外界的强光、大声等刺激可能诱发发作。同时,由于婴儿期身体发育尚未成熟,需要密切关注其营养状况,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以支持身体发育和病情的控制。
Lennox-Gastaut综合征
表现及特点:多在1-8岁起病,发作形式多样,包括强直发作、失张力发作、肌阵挛发作等,脑电图可见慢-棘-慢综合波(1.5-2.5Hz)。患儿常伴有智力低下、发育迟缓等表现。其病因可能与脑部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围生期脑损伤等有关。例如,围生期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可能导致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发生。
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发病年龄主要在儿童期,性别差异不明显。对于患有Lennox-Gastaut综合征的儿童,在生活中需要加强护理,注意安全防护,因为患儿可能出现失张力发作等情况,容易导致摔倒受伤等意外。同时,要关注患儿的智力发育情况,积极配合康复治疗等措施,促进患儿的综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