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脑梗塞的症状多样,常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包括运动、感觉、语言障碍等;有头痛、头晕,严重时可有意识障碍;不同类型脑梗塞有特殊症状,大面积脑梗塞有颅内压增高及意识障碍加深等表现,腔隙性脑梗塞症状相对较轻;还伴有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及精神症状如情绪波动大、焦虑抑郁等。
一、常见症状
1.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运动功能障碍:一侧肢体(如上肢或下肢)无力或瘫痪较为常见。这是因为脑梗塞影响了大脑皮层运动区或其传导通路,导致对侧肢体的运动调控出现问题。例如,患者可能无法正常持物、行走不稳,严重时完全不能活动。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老年人本身运动功能储备就相对较差,脑梗塞后运动功能障碍会更明显;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老年人,血管病变基础上发生脑梗塞,更容易出现较严重的运动功能缺损。
感觉障碍:可表现为一侧面部或肢体的感觉减退,如麻木感、刺痛感等。这是由于感觉传导通路受损,使得大脑接收的感觉信息出现异常。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其神经本身可能存在病变,脑梗塞时感觉障碍可能更易发生且程度可能更重;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盐饮食导致高血压,进而影响血管及神经功能,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感觉障碍的表现。
语言障碍:如果脑梗塞影响了语言中枢,可能出现说话不清(表达性失语)、听不懂别人说话(感受性失语)或不能理解文字含义(失读症)等情况。语言中枢受损与脑梗塞发生的部位密切相关,例如位于大脑左半球的语言中枢区域发生梗塞时容易出现语言障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大脑功能有所减退,脑梗塞对语言中枢的影响相对更易显现;有长期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老年人,脑血管病变风险高,语言中枢受累的概率也会增加。
2.头痛、头晕
部分老年人脑梗塞发病前或发病时会出现头痛、头晕症状。头痛可能为胀痛、刺痛等不同性质,头晕表现为头部昏沉感、不稳感。这是因为脑梗塞导致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颅内压变化或刺激神经等导致头痛头晕。对于有动脉硬化病史的老年人,血管弹性差,脑梗塞时更易出现头痛头晕;长期精神紧张、压力大的老年人,本身神经调节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紊乱,脑梗塞后头痛头晕症状可能更明显。
3.意识障碍
严重的脑梗塞可能导致老年人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这是由于大面积脑梗塞或脑干等重要部位梗塞,广泛影响了大脑的功能,导致大脑皮质及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功能受损。有基础疾病较多、身体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发生严重脑梗塞时更易出现意识障碍;在寒冷季节等环境因素影响下,血管收缩,脑梗塞风险增加,也可能更容易出现意识障碍情况。
二、不同类型脑梗塞的特殊症状
1.大面积脑梗塞
除了上述常见的局灶性症状加重外,还可能出现明显的脑水肿,导致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同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加深,如从嗜睡迅速进展为昏迷。大面积脑梗塞多发生在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等较大血管闭塞时,老年人本身血管条件差,发生大面积脑梗塞的风险相对较高,且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危重;有长期高血压且血压控制不佳的老年人,血管壁受损严重,更易发生大面积脑梗塞及相应的严重症状。
2.腔隙性脑梗塞
症状相对较轻,多表现为轻微的肢体无力、感觉减退、构音障碍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在头颅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这是因为腔隙性脑梗塞是脑部深穿支动脉闭塞引起的微小梗塞灶,病变范围小,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相对局限。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部深穿支动脉易发生硬化等病变,腔隙性脑梗塞较为常见;有糖尿病病史的老年人,微血管病变风险高,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率可能会增加。
三、其他伴随症状
1.眼部症状
可出现视力模糊、复视等情况。视力模糊是因为脑部病变影响了视觉传导通路或视觉中枢相关区域;复视则是由于眼球运动神经核或其传导束受损,导致眼球运动不协调。老年人眼部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退行性变,脑梗塞时眼部症状更易被察觉;有高血脂病史的老年人,血液黏稠度高,易发生血管病变,进而影响眼部相关血管,导致眼部症状出现。
2.精神症状
部分老年人脑梗塞后可能出现精神症状,如情绪波动大、焦虑、抑郁等。这与脑梗塞影响了大脑的情感调节中枢等区域有关。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心理脆弱性,脑梗塞带来的身体不适等因素容易诱发精神症状;有既往精神疾病史的老年人,脑梗塞后精神症状复发或加重的风险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