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严重威胁健康生命,接种疫苗是有效预防手段,常见疫苗有多种及适用人群,接种有禁忌、需观察及注意与其他疫苗间隔,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接种有不同建议,包括儿童接种需家长配合观察护理,孕妇一般不建议接种,老年人接种前要评估健康状况并关注接种后反应。
一、脑膜炎疫苗的必要性
脑膜炎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脑膜炎症,严重威胁健康甚至生命,而接种脑膜炎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的有效手段。目前常见的脑膜炎疫苗包括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疫苗)等。
(一)针对不同人群的保护作用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受到脑膜炎病原体的侵袭。例如,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对2岁以上儿童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有较好效果;Hib疫苗可有效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等疾病,在儿童中的接种能显著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不同年龄段儿童根据自身情况接种相应疫苗,如6月龄-5岁儿童是Hib疫苗的主要接种人群,通过接种可在该易感年龄段提供保护。
2.青少年及成人:对于一些特定人群,如青少年在集体生活环境中(学校等),接触病原体的机会增加,接种相应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成人中从事特定职业(如疾控人员等)或前往脑膜炎高发地区的人群,接种合适的脑膜炎疫苗也能有效预防感染。
二、常见脑膜炎疫苗的种类及适用情况
(一)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适用人群:主要用于6月龄-15周岁儿童和青少年,以及流行地区的重点人群。
2.作用机制: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A群脑膜炎球菌的免疫力,预防A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二)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适用人群:一般用于2周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在A群脑膜炎高发地区或有A+C群脑膜炎球菌感染风险的人群可接种。
2.保护范围:能同时预防A群和C群脑膜炎球菌引起的疾病。
(三)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1.适用人群:适用于15周岁以上人群,如进入脑膜炎流行区的人员等。
2.多群覆盖:对A、C、Y和W135群脑膜炎球菌都有预防作用。
(四)Hib疫苗
1.适用人群:6月龄-5岁儿童,是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相关疾病的重要疫苗。
2.疾病预防:可有效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肺炎等疾病,因为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儿童感染Hib后发病风险较高。
三、接种脑膜炎疫苗的注意事项
(一)禁忌人群
1.过敏体质者: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例如,若对疫苗中的某种多糖成分过敏,接种后可能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
2.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此时接种疫苗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或导致疫苗接种反应加重。比如正在患有肺炎等急性疾病的儿童,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发热等症状加重的情况。
3.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患有癫痫、脑病、从未控制的惊厥等疾病的患者,接种脑膜炎疫苗可能会诱发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二)接种后的观察
接种疫苗后需要在接种场所观察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如过敏等异常反应。回家后要注意观察接种部位是否有红肿、疼痛等情况,以及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全身反应,若出现严重不适需及时就医。
(三)与其他疫苗接种的间隔
与其他疫苗接种一般需要间隔一定时间,具体间隔时间需遵循预防接种的相关规范,以避免不同疫苗之间相互影响免疫效果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四、特殊人群接种脑膜炎疫苗的建议
(一)儿童
儿童接种脑膜炎疫苗时,家长要详细告知医生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近期是否有生病、过敏史等。在接种后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精神状态和身体反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后续护理。对于低龄儿童,家长要更加细心照料,如接种后出现轻微发热等情况,可采用适当的物理降温方法,如用温水擦拭额头等,但要避免过度包裹儿童,同时保证儿童充足的休息和水分摄入。
(二)孕妇
孕妇属于特殊人群,一般不建议接种脑膜炎疫苗,除非在专业医生评估后认为接种疫苗的获益大于潜在风险。因为目前关于孕妇接种脑膜炎疫苗对胎儿影响的研究有限,为了避免可能对胎儿造成的未知风险,通常不优先考虑孕妇接种。
(三)老年人
老年人接种脑膜炎疫苗前要评估自身健康状况,如有慢性疾病需告知医生。由于老年人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弱,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可能相对更需关注,接种后要按照医生要求进行观察和护理,若出现不适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