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肿瘤症状多样,包括局部、全身及转移症状,特定人群需重点关注。局部症状常见睾丸肿大(无痛性,大小变化不一)、质地变硬、阴囊内肿块(大小形状及边界、活动度不同)、疼痛(程度不一,感染时加剧);全身症状有发热(低热为主)、消瘦(因肿瘤消耗营养)、贫血(与肿瘤失血或影响造血有关);转移症状方面,转移至腹部可致淋巴结肿大、腹痛甚至肠梗阻,肺部转移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难,骨转移则有骨痛、病理性骨折。青少年及年轻男性、有隐睾病史者、从事接触有害物质特殊职业人群需重视睾丸健康,及时检查并做好防护。
一、局部症状
1.睾丸肿大:这是睾丸肿瘤最常见的症状,肿瘤细胞大量增殖,使得睾丸体积增大。肿大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睾丸可能只是轻度增大,外观和手感变化不太明显;而有的患者睾丸肿大显著,可明显观察到两侧睾丸大小差异。这种肿大通常是无痛性的,少数患者可能会有坠胀感或轻微疼痛。例如在一项针对100例睾丸肿瘤患者的研究中,约80%的患者首发症状为睾丸肿大。
2.睾丸质地变硬:正常睾丸质地柔软且有弹性,而睾丸肿瘤会破坏睾丸的正常组织结构,导致其质地变硬。触诊时,会感觉睾丸像石头一样坚硬,与正常睾丸质地形成鲜明对比。这种质地改变有助于医生在体格检查时初步判断病情。
3.阴囊内肿块:患者自己或医生体检时可在阴囊内触及肿块。肿块的大小、形状不一,有的肿块边界清晰,有的则边界模糊。肿块位置多位于睾丸实质内,也有部分可突出于睾丸表面。有些肿块还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较差。
4.疼痛:部分睾丸肿瘤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疼痛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痛。疼痛原因可能是肿瘤生长迅速,牵拉睾丸包膜,或者肿瘤侵犯周围组织神经。疼痛一般不会随时间自行缓解,若合并感染,疼痛可能会加剧,同时伴有阴囊皮肤红肿等表现。
二、全身症状
1.发热:睾丸肿瘤患者可能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少数情况下体温可超过38℃。发热机制可能与肿瘤组织释放的致热物质有关,也可能是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反应导致。长期低热可能会使患者感到乏力、疲倦。
2.消瘦:肿瘤细胞的生长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会抢夺身体其他组织器官的营养,导致患者体重下降。短时间内体重下降超过10%较为常见,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营养不良等情况。消瘦不仅影响患者的身体状态,还可能降低患者的免疫力,进一步影响病情。
3.贫血:部分睾丸肿瘤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这可能是由于肿瘤慢性失血,或者肿瘤影响骨髓造血功能所致。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水平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等。
三、转移症状
1.腹部症状:当睾丸肿瘤转移至腹部淋巴结时,可在腹部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活动度差。患者可能出现腹痛,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下腹部。如果转移灶压迫肠道,还可能引起肠梗阻,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例如,有研究表明,约20%的睾丸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会出现腹部淋巴结转移。
2.肺部症状:肿瘤转移至肺部时,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痰。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咯血,咯血量多少不等,可为痰中带血或整口鲜血。还可能伴有胸痛,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钝痛,与呼吸运动有关,深呼吸或咳嗽时疼痛可能加重。若转移灶较大,压迫气道,可导致呼吸困难。胸部影像学检查如胸部CT可发现肺部转移病灶。
3.骨骼症状:若睾丸肿瘤发生骨转移,常见于骨盆、脊柱等部位,患者会出现骨痛,疼痛剧烈,夜间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睡眠和日常生活。骨转移还可能导致病理性骨折,轻微外力作用下即可发生骨折,如在搬运轻物、翻身等情况下就可能出现骨折。通过骨扫描等检查可发现骨转移病灶。
温馨提示:
1.对于青少年及年轻男性:由于此年龄段生殖系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应关注睾丸健康。若发现睾丸有上述异常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因害羞或忽视而延误病情。这一年龄段睾丸肿瘤发病率虽相对较低,但一旦发病进展可能较快。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期接触有害物质,如化学毒物、辐射等,减少对睾丸的不良刺激。
2.对于有隐睾病史的人群:隐睾是睾丸肿瘤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这类人群患睾丸肿瘤的风险比正常人高314倍。即使进行了隐睾下降固定术,其患癌风险依然较高。因此,有隐睾病史者应定期进行睾丸自我检查及专业体检,包括睾丸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变。
3.对于从事特殊职业人群:如长期接触化工原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职业人群,应加强职业防护,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关注睾丸健康。有害物质可能对睾丸细胞造成损伤,增加睾丸肿瘤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