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部疼痛有多种常见原因,包括感染因素,如阴道炎(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尿道炎、盆腔炎;机械性因素,如外伤(会阴部撞击、性生活不当)、局部摩擦(长期穿紧身内裤、骑自行车等);神经系统因素,如阴部神经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脊柱病变压迫神经);其他因素,如子宫内膜异位症(会阴部异位内膜致经期周期性疼痛)、心理因素(长期焦虑抑郁致躯体化阴部疼痛)。
一、感染因素
1.阴道炎:
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乳酸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引发炎症。常见于有多个性伴侣、频繁性交等情况的女性,主要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灰白色、稀薄状,伴有鱼腥臭味,可伴有阴部疼痛、灼热感等。研究表明,细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一些炎症介质会刺激阴部神经,导致疼痛。
霉菌性阴道炎: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孕妇、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豆腐渣样或凝乳状,外阴瘙痒明显,也可伴有阴部疼痛,瘙痒和疼痛会因搔抓等刺激进一步加重,且这类患者的阴部皮肤黏膜因炎症刺激可能出现红肿等表现。
滴虫性阴道炎:由阴道毛滴虫感染所致,可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等间接传播。患者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外阴瘙痒,阴部可出现疼痛,同时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
2.尿道炎:
女性尿道短而直,距离阴道口较近,容易受到阴道分泌物的污染引发尿道炎。急性尿道炎时,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患者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口有灼热感,严重时可伴有阴部疼痛,尤其是在排尿时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等部位。常见于不注意外阴清洁、性生活频繁等情况的女性,如性生活后未及时排尿、清洁等,细菌容易逆行感染尿道。
3.盆腔炎:
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等。盆腔炎可由细菌上行感染引起,如阴道炎、宫颈炎未及时治疗,炎症蔓延至盆腔。患者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可放射至会阴部,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时阴部疼痛会较为明显,且在活动、性交后疼痛可能加重,对于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放置宫内节育器等)的女性,发生盆腔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二、机械性因素
1.外伤:
会阴部受到外力撞击,如骑跨伤等,可导致阴部软组织损伤,出现阴部疼痛、肿胀、淤血等表现。常见于进行剧烈运动、意外摔倒等情况的人群,如年轻男性在运动过程中骑跨到硬物上,就可能导致会阴部外伤,引起阴部疼痛。
性生活过于剧烈或不当,也可能造成会阴部的损伤,引起阴部疼痛,这种情况在年轻女性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初次性生活或性生活过程中动作粗暴时,可能导致处女膜撕裂、会阴擦伤等,从而出现阴部疼痛。
2.局部摩擦:
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的内裤,或长时间骑自行车、骑马等,会导致会阴部持续受到摩擦,引起局部皮肤黏膜受损,出现阴部疼痛。例如,长时间骑自行车的人群,会阴部与自行车座频繁摩擦,容易导致局部皮肤发红、疼痛,尤其是皮肤较娇嫩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肥胖人群由于会阴部脂肪堆积,局部透气性差,也容易因摩擦而出现阴部疼痛,且肥胖可能增加会阴部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重疼痛症状。
三、神经系统因素
1.阴部神经病变: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引起周围神经病变,累及阴部神经时,可出现阴部感觉异常,如疼痛、麻木、刺痛等。研究显示,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理想的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阴部神经病变相关症状,疼痛可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在夜间或休息时可能更为明显。
脊柱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时,可能影响阴部神经的传导,导致会阴部出现放射性疼痛。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的椎间盘如果压迫到支配会阴部的神经,就可能出现阴部疼痛,同时可能伴有下肢的麻木、疼痛等症状,且疼痛程度和范围会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四、其他因素
1.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当异位的子宫内膜出现在会阴部等部位时,可在月经期间出现周期性的阴部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且随着经期的反复,疼痛可能逐渐加重。这种情况在育龄期女性中较为常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经血逆流、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2.心理因素:
长期的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导致躯体化症状,表现为阴部疼痛。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由于心理压力等因素,会自觉阴部疼痛,这种情况在女性中相对多见,且心理因素可能会加重疼痛的主观感受,形成恶性循环。例如,长期处于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状态下的女性,可能会出现阴部疼痛等躯体不适症状,而疼痛又会进一步影响其心理状态,导致情绪更加低落、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