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功能下降受多种因素影响,生理因素有年龄增长致睾酮分泌减少、生殖系统疾病等;心理因素包括压力焦虑、抑郁情绪;生活方式因素涉及不良饮食习惯、缺乏运动、吸烟;疾病因素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因素包含某些降压药、抗抑郁药、抗肿瘤药等均可导致男性性功能下降。
一、生理因素
1.激素水平变化:男性体内雄激素(如睾酮)对性功能起着关键作用。随着年龄增长,睾酮分泌量会逐渐下降,一般男性在40岁以后,睾酮水平每年约以1%-2%的速度递减,睾酮水平降低会导致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性功能下降表现。例如,有研究表明,中老年男性睾酮水平下降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约50%的50-70岁勃起功能障碍患者存在睾酮水平偏低的情况。
2.生殖系统疾病:如前列腺炎,炎症长期刺激会影响前列腺的正常功能,进而干扰性功能,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以及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症状;阴茎硬结症会导致阴茎勃起时疼痛且弯曲,影响正常性交;精索静脉曲张会使阴囊内温度升高,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从而引起性功能下降。
二、心理因素
1.压力与焦虑:现代社会男性面临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压力,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易产生焦虑情绪。例如,工作中的业绩压力、经济负担压力等,焦虑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功能,导致性欲降低、勃起困难等性功能下降问题。有研究发现,约30%-50%的性功能障碍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焦虑程度越严重,性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越高。
2.抑郁情绪:抑郁也是影响男性性功能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抑郁症患者体内的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等失衡,会影响性欲和性唤起。据统计,约60%-70%的抑郁症男性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表现为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
三、生活方式因素
1.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脂、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肥胖是引起男性性功能下降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可引起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升高,雄激素水平相对降低,同时还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从而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例如,有研究显示,肥胖男性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概率是正常体重男性的2-3倍。此外,长期酗酒会损害肝脏功能,影响雌激素的灭活,导致雄激素水平下降,还会直接损害生殖系统的细胞,影响性功能。
2.缺乏运动:长期缺乏运动的男性,身体代谢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肥胖、心血管功能减退等问题。心血管功能减退会使阴茎海绵体的血流灌注不足,影响勃起功能;同时,运动不足还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影响性激素的正常分泌和调节,进而引起性功能下降。一般来说,每周运动时间少于2小时的男性,性功能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每周运动时间大于5小时的男性。
3.吸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狭窄、硬化,影响阴茎海绵体的血液供应。同时,吸烟还会影响雄激素的合成和代谢,降低性欲。研究表明,吸烟男性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风险比不吸烟男性高1-2倍,且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风险越高。
四、疾病因素
1.心血管疾病:像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阴茎海绵体的血管较为细腻,当心血管疾病导致血管狭窄或堵塞时,会使阴茎海绵体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勃起功能障碍。例如,患有高血压的男性中,约5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冠心病患者发生勃起功能障碍的概率也较高,约占60%左右。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和血管。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会影响阴茎的神经传导,导致性唤起和射精功能障碍;糖尿病性血管病变会使阴茎海绵体的小血管发生病变,影响血液供应,进而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据统计,约70%-80%的糖尿病男性患者存在性功能障碍。
3.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会影响神经对性功能相关器官的调控。例如,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受损,会出现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等性功能下降表现;多发性硬化症可累及控制性功能的神经通路,导致性功能障碍。
五、药物因素
1.某些降压药:如利尿剂(氢氯噻嗪等)、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等)等,可能会引起性功能下降。以氢氯噻嗪为例,长期使用可能通过影响激素水平或神经功能导致男性出现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普萘洛尔等β受体阻滞剂可能会抑制性欲和勃起功能。
2.抗抑郁药:部分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帕罗西汀等),在发挥抗抑郁作用的同时,可能会导致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勃起功能障碍、射精障碍等。据报道,约20%-40%服用舍曲林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性功能障碍。
3.抗肿瘤药:一些化疗药物,如环磷酰胺等,可能会对生殖系统产生毒性作用,影响睾丸的生精功能和内分泌功能,导致性功能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