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嗜睡症

来源:民福康

嗜睡症是神经功能性疾病,表现为日间过度嗜睡等症状,病因涉及神经生物学和环境生活方式因素,诊断通过临床症状评估、多导睡眠图和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治疗包括非药物干预(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非药物不佳时谨慎使用)

嗜睡症的症状表现

1.日间过度嗜睡

患者在白天会频繁出现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发生,例如在工作时、走路时、吃饭时等都可能突然入睡。这种嗜睡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可能出现该症状,儿童可能在课堂上突然入睡,影响学习;成年人可能在驾驶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活动中入睡,引发危险。

嗜睡发作的持续时间可从几分钟到数小时不等。

2.睡眠瘫痪

部分嗜睡症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瘫痪现象,即在入睡或觉醒时,患者会暂时无法运动或说话,但意识清醒。这种情况可能会让患者感到恐惧,尤其对于儿童等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的人群,可能会留下心理阴影。

3.睡眠幻觉

有些患者在嗜睡发作前后可能会出现睡眠幻觉,比如看到一些不存在的景象、听到不存在的声音等。对于儿童来说,出现睡眠幻觉可能会影响其心理发育,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安抚。

嗜睡症的病因机制

1.神经生物学因素

脑内神经递质失衡可能与嗜睡症有关,例如下丘脑分泌的食欲素(又称为orexin)缺乏或功能异常。食欲素对于维持觉醒状态起着重要作用,当食欲素缺乏时,就容易导致日间嗜睡等症状。不同年龄的人群都可能存在食欲素分泌或功能方面的问题,但具体机制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有细微差异。

基因因素也可能参与其中,有研究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增加患嗜睡症的风险。不过目前对于具体是哪些基因以及如何通过基因因素影响嗜睡症的发生还在进一步研究中,不同种族、不同家族的基因背景不同,可能会导致嗜睡症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

2.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如作息不规律、过度劳累、缺乏运动等,可能会诱发嗜睡症。对于儿童来说,如果经常熬夜、白天活动量过少等,也可能影响其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增加嗜睡的风险。成年人如果长期处于高强度工作压力下,作息紊乱,也容易出现日间过度嗜睡的情况。

嗜睡症的诊断方法

1.临床症状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睡眠情况,包括日间嗜睡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对于儿童,家长需要准确提供孩子在学校、家中等不同场景下的睡眠表现,因为儿童可能不太能准确描述自己的症状。

还会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精神疾病史等,以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嗜睡。

2.多导睡眠图(PSG)检查

通过多导睡眠图监测患者睡眠时的脑电、眼电、肌电等多项指标,来评估睡眠结构和睡眠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这对于准确诊断嗜睡症以及与其他睡眠障碍进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多导睡眠图检查都是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但儿童在检查过程中可能需要家长的配合,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3.多次小睡潜伏时间试验(MSLT)

MSLT是评估日间嗜睡程度的重要检查方法。让患者在白天每隔2小时小睡一次,共进行4-5次,通过监测患者入睡所需的时间来判断嗜睡程度。该检查对于诊断嗜睡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同年龄的患者在进行MSLT时,其正常的潜伏时间范围可能有所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等因素综合判断检查结果是否异常。

嗜睡症的治疗原则

1.非药物干预

调整生活方式

对于所有患者,都应建议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规律的睡眠-觉醒周期。儿童应保证充足的夜间睡眠时间,一般学龄前儿童需要10-13小时睡眠,学龄儿童需要9-11小时睡眠,并且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成年人也应保持7-8小时的高质量夜间睡眠,避免熬夜和白天过长时间的午睡。

增加适量的运动,运动可以改善身体的代谢和神经功能,有助于调节睡眠-觉醒节律。儿童可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运动方式,如跑步、跳绳等;成年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但要注意避免在临近睡眠时间进行剧烈运动。

心理干预

由于嗜睡症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产生影响,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长期的嗜睡可能会导致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对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缓解心理压力。家长在儿童出现嗜睡症相关问题时,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心理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儿童树立积极面对疾病的心态。

2.药物治疗

如果非药物干预效果不佳,可考虑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需要谨慎选择。目前用于治疗嗜睡症的药物主要是针对调节神经递质等机制来改善嗜睡症状。不同药物有其相应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在选择药物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一般尽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药物治疗,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例如一些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通过影响神经递质来提高觉醒水平,但需要严格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并且要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嗜睡症
嗜睡症是一种以白天睡眠时间过多或白天突然毫无征兆的入睡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罕见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抑郁症会嗜睡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抑郁症可能会导致嗜睡。 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障碍表现多种多样,虽然大部分患者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或睡眠感缺失,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嗜睡症状。这可能与抑郁症导致的神经递质紊乱、夜间睡眠障碍、兴趣减退以及通过睡觉逃避现实处境的心理有关。 嗜睡症状并非抑郁症的典型表现,但确实存在于部分患者中。如果出现
抑郁症嗜睡是哪个程度
王锦霞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抑郁症嗜睡无法判断是哪个程度。 抑郁症患者的情绪低落是其主要的症状之一,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患者的睡眠。部分患者在情绪低落时,会表现出嗜睡的症状,这可能与患者的抑郁情绪导致的动力缺乏和兴趣丧失有关。他们可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缺乏意义和兴趣,因此选择卧床不起,进而表现为嗜睡。 抑郁症的病情程度通常分为轻度
新生儿发烧会哭闹吗
郭庆辉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发烧即发热,新生儿发热时,有可能会哭闹,也有可能精神状态差,嗜睡,因此无法仅凭孩子是否哭闹来判断是否发热。 由于新生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弱,在发烧时体温可能不稳定,并且会伴随有哭闹、烦躁不安或精神萎靡等表现。如果新生儿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测量体温,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但是,因为每
甲减会出现哪些症状
王东民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甲减即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有怕冷、乏力和嗜睡、体重增加、皮肤干燥和粗糙、毛发脱落等。 1.怕冷 由于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代谢,甲减时基础代谢率下降,患者常感怕冷。 2.乏力和嗜睡 能量代谢不足导致患者感到疲劳,嗜睡,精神不振。 3.体重增加 代谢减慢导致热量消耗减少,体重逐渐增加
肝癌晚期会有嗜睡症状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肝癌晚期是不是会有嗜睡的症状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判断。 患者处于肝癌晚期时,肝功能可能会持续下降,导致肝脏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使其出现消瘦、吞咽困难等不舒服的症状,脑组织未受到侵袭时,通常不会出现嗜睡的症状。肝癌晚期导致患者出现脑转移的情况时,可能会影响大脑和神经的功能,此时则会出现嗜睡的症状。 患
支气管炎会引起嗜睡吗
李杰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支气管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气喘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支气管炎在特定情况下确实可能引起嗜睡。 支气管炎导致的呼吸困难和氧气不足,会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长期缺氧和睡眠质量下降,会进一步导致患者白天出现嗜睡的情况。其次,支气管炎若发展为重症,可能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这些炎
脑梗嗜睡要叫醒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脑梗指的是脑梗死,脑梗死患者出现嗜睡时可以叫醒,也可以不必叫醒,一般没有特殊要求。 脑梗死患者由于颈部或颅内动脉梗死导致局部脑组织持续缺血、缺氧,随疾病发展可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一般需要积极控制原发病改善或恢复大脑血液循环以减轻嗜睡症状,所以叫醒或不叫醒对疾病恢复没有太大帮助,可以适当叫醒,也可以不
嗜睡症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嗜睡症属于睡眠障碍。是指白天病人过度困倦或毫无先兆的突然入睡,一般很难唤醒,勉强唤醒后精神状态比较差,难以集中精力和注意力,工作效率明显降低,甚至会严重影响到病人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吃了上述症状之外不同的嗜睡症病人还会有特异性的一些临床表现。如食欲旺盛,性欲亢进和典型的认知障碍等。
打完新冠疫苗有嗜睡症状正常吗?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注射完新冠疫苗之后可能会表现出嗜睡的症状,属于比较正常的现象,主要是在注射完疫苗针之后,身体表现出了一些不良的反应,一般的情况下在注射完两天左右会身体就会恢复正常,在注射完疫苗针之后,一定要注意多休息,防止过度的劳累,在饮食方面选择清淡的食物,不要做剧烈的运动,三天之内注射的部位尽量不要碰水,避免表
嗜睡症是什么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嗜睡症属于是一种,某种精神障碍性疾病,表现出此病因和心理因素有很大的关系,嗜睡症是指白天睡眠过多,这种睡眠过多并非是由于睡眠不足,或者是酒精药物躯体疾病所造成的,是一种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入睡,但是此病情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在平时的生活中,要防止长时间熬夜。
戒烟嗜睡症状会持续多长时间
宋春杰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戒烟后出现嗜睡属于是戒断综合征的表现。长期吸烟以后,开始戒烟可能会出现很多的不适反应,比如没精打采、哈欠连天、乏力、做事没有动力等,这些症状都属于戒断综合征。随着戒烟过程的延长,这些症状一般会逐步消失,但是消失的时间有多长要是因人而异,主要与烟瘾的大小、戒断的方法等因素有关。在戒烟过程中,要有心理上的辅导安慰。
嗜睡症是什么
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嗜睡症在临床中属于睡眠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在完成一夜的睡眠以后,白天仍然出现不可克制的困倦、嗜睡或是随时发生睡眠的情况。临床当中最典型的疾病是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突出的主要特点是不可克制的白天嗜睡。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发作性猝倒、幻觉、睡瘫以及多梦等症状表现。发作性睡病可以发生在不同年龄段,但是儿童发生最多。但是,目前为止疾病的发
嗜睡症怎么治最好
李宁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嗜睡症的治疗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对因治疗首先要分清病因,根据病因进行不同的治疗。如果是躯体疾病,尤其是内分泌系统的疾病,需要进行对症治疗。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需要明确病因后进行内分泌治疗。如果是颅内病变引起的,则需要明确病因后治疗,脑血管病要针对脑血管进行治疗。如果是肿瘤疾病,则需要进行相应的神经外科治疗。如果经变性病,比如痴呆、帕金
青少年嗜睡症怎么治疗
冯德朋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首先,青少年嗜睡需查找原因,再给予治疗。部分人群嗜睡是因为夜间睡眠质量差或者睡眠时间不够引起,此时需保证充足的睡眠。其次,考虑是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查甲功三项,必要时予以激素的治疗。如果是发作性睡病,则可用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治疗。
怎么判断得了嗜睡症
童威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嗜睡症的患者通常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慢性的睡眠的障碍,患者通常表现为在白天过度的嗜睡,比如在安静状态、甚至在上课、开汽车、坐汽车以及看电视,都会出现想睡觉的情况;部分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出现在吃饭、走路以及洗澡时都会出现打瞌睡的情况。对于嗜睡症的患者通常表现为白天频繁的打瞌睡,并且进入睡眠的症状持续已经达到三个月,就可以考虑已经患有嗜睡症。
嗜睡症的表现症状
周永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发作性睡病是指主要的过度睡眠,这是指白天过度睡眠的状态,主要临床表现是患者在单调或安静的环境中,可能无法控制的睡眠或伴有发作性睡病,这种睡眠本人无法抑制,就是在非常清醒时无法抑制睡眠。病人常常会有学习新鲜事物能力降低、注意力集中困难,同时还会出现认知功能、记忆能力下降的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工作和生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