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气管炎性改变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常见病因有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及其他如免疫、年龄等因素;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等症状及相应体征,相关检查包括血常规、痰液、X线、肺功能等;需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鉴别;对不同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女性、有吸烟史人群有不同影响,应采取相应注意事项。
一、慢性支气管炎性改变的定义
慢性支气管炎性改变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其病理基础是支气管黏膜上皮细胞的纤毛粘连、倒伏、脱失,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增生,杯状细胞增生,黏液腺肥大、增生,分泌亢进,导致黏液分泌增多。同时,黏膜下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等慢性炎症改变。
二、常见病因
1.吸烟: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环境发病因素。吸烟者慢性支气管炎的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2-8倍,吸烟时间越长,吸烟量越大,患病率越高。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分泌增多、气道净化能力下降;还可刺激黏膜下感受器,使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气道阻力增加。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职业粉尘(如二氧化硅、煤尘、棉尘等)及化学物质(如二氧化硫、一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多,为细菌感染创造条件。
3.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多。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增加。
4.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等。这些感染可引起气道黏膜的炎症反应,导致黏液分泌增加,气道狭窄。
5.其他因素: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增大等因素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发展有关。老年人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喉头反射减弱,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减弱,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
三、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
1.临床表现
症状: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喘息或气急多见于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伴有气道痉挛。
体征:早期可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如合并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2.相关检查
血常规: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痰液检查:急性发作期痰液外观多呈脓性,涂片检查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反复发作可见两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
肺功能检查:早期可无异常。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表现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FVC)降低,最大通气量减少。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支气管哮喘:多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起病,以发作性喘息为特征,发作时两肺布满哮鸣音,缓解后症状消失,常有家庭或个人过敏史。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而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一般有长期吸烟史,咳嗽、咳痰症状突出,多为慢性过程,喘息症状相对不突出,发作时可闻及干湿啰音,支气管舒张试验多为阴性。
2.支气管扩张:主要症状为反复咳嗽、咳大量脓痰和(或)反复咯血。查体常有固定部位的湿啰音。胸部CT可见支气管扩张改变。而慢性支气管炎X线检查主要是肺纹理增粗等改变,胸部CT一般无支气管扩张的典型表现。
3.肺结核:常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结核中毒症状,痰液检查可发现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检查可发现肺部病灶。而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无结核中毒症状,痰液检查无结核分枝杆菌。
4.肺癌:多有长期吸烟史,表现为刺激性咳嗽,可有痰中带血,或原有咳嗽性质改变。胸部X线及CT可发现占位性病变,痰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等可明确诊断。而慢性支气管炎一般无上述典型的肺癌表现。
五、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患慢性支气管炎时,由于其呼吸功能减退、免疫功能低下,更容易出现病情加重,如出现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应注意保暖,避免寒冷空气刺激呼吸道;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呼吸道感染,可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等。
2.儿童:儿童患慢性支气管炎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防止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
3.女性:女性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在妊娠期和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病情可能会有变化。妊娠期要注意避免使用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围绝经期要注意激素水平变化对病情的影响,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4.有吸烟史人群:吸烟是慢性支气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有吸烟史人群患慢性支气管炎的风险明显高于不吸烟人群。这类人群应严格戒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以降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病风险和减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