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形成的赘生物,按病理类型分为腺瘤性和炎性息肉,按大小数量分小型单发和大型多发息肉;病因与内分泌、炎症、年龄、肥胖等有关;临床表现有月经异常、异常子宫出血、不孕等;诊断靠超声、宫腔镜、病理检查;治疗有保守观察和手术治疗,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
子宫息肉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而形成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赘生物,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
二、分类
(一)根据病理类型分类
1.子宫内膜腺瘤性息肉:与子宫内膜过度增生相关,有一定恶变潜能,多见于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长期雌激素刺激可能是其诱因之一,如长期无排卵性月经等情况易引发此类息肉。
2.子宫内膜炎性息肉:多由子宫内膜炎症刺激导致,常见于有宫腔操作史(如人工流产、清宫等)或存在盆腔炎症蔓延至子宫的女性,炎症持续刺激使子宫内膜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
(二)根据息肉大小及数量分类
1.小型单发息肉:直径通常小于1cm,数量为一个,这类息肉相对症状可能不明显,部分女性可能在体检超声检查时偶然发现,对于无明显症状的小型单发息肉,需定期观察其变化。
2.大型多发息肉:直径可能大于1cm,数量多个,此类息肉更容易引起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或导致不孕等问题,在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中可能会影响受孕概率,需要积极干预。
三、病因
(一)内分泌因素
雌激素水平过高是重要诱因,雌激素可刺激子宫内膜增生。在青春期前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一般很少发生子宫息肉;而在育龄期女性,尤其是长期受雌激素刺激且无孕激素拮抗的情况,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排卵障碍导致持续雌激素分泌,易引发子宫息肉;绝经后女性若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也可能增加子宫息肉发生风险。
(二)炎症因素
长期妇科炎症刺激,如阴道炎、宫颈炎蔓延至子宫内膜,可反复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局部组织增生形成息肉。例如,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炎症长期存在,增加了子宫息肉的发病几率。
(三)其他因素
年龄也是一个相关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子宫息肉的发生率有所升高;另外,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较高,也是子宫息肉的高危人群之一,肥胖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代谢等途径增加子宫息肉发生风险。
四、临床表现
(一)月经异常
1.经量增多:表现为月经周期基本正常,但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部分女性月经量可超过80ml,长期经量增多可能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尤其在大型多发息肉患者中较为常见。
2.经期延长:月经持续时间较正常延长,超过7天,甚至可达10天以上,在子宫内膜炎性息肉患者中较为多见,炎症刺激导致子宫内膜修复不良,从而引起经期延长。
(二)异常子宫出血
可表现为两次月经之间的点滴出血,或绝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出血时,需高度警惕子宫息肉等宫腔病变的可能,因为绝经后女性子宫息肉恶变风险相对增加。
(三)不孕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女性,子宫息肉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不孕,大型多发息肉对受孕的影响相对更明显,息肉占据宫腔空间,干扰了胚胎着床的环境。
五、诊断方法
(一)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初步发现宫腔内是否有异常回声团块,能清晰显示息肉的位置、大小、数量等情况,超声下子宫息肉通常表现为宫腔内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例如,小型单发息肉可能表现为宫腔内小的局限性高回声结节。
(二)宫腔镜检查
这是诊断子宫息肉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形态、大小、位置,还能在直视下进行活检,明确息肉的性质。通过宫腔镜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息肉是良性还是有恶变倾向,对于怀疑有恶变的息肉组织,可取活检送病理检查。
(三)病理检查
宫腔镜下活检或息肉摘除后的组织送病理检查,是明确息肉性质的关键。通过病理检查可以区分是腺瘤性息肉还是炎性息肉等不同病理类型,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六、治疗及注意事项
(一)治疗方法
1.保守观察:对于无症状的小型单发子宫息肉,尤其是绝经后无恶变高危因素的女性,可以选择保守观察,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观察息肉的变化情况。如果息肉长期无明显变化,可继续观察;若息肉有增大趋势或出现相关症状,则需考虑进一步治疗。
2.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的子宫息肉,如出现月经异常、不孕等情况,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宫腔镜下息肉摘除术,这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对于多发、复发或恶变风险较高的息肉,可能需要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切除术等。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有生育需求,在治疗子宫息肉后需注意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排卵功能,才能更好地受孕。术后要遵循医生建议,适当休息,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预防感染,因为感染可能会影响受孕和子宫恢复。
2.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患子宫息肉恶变风险相对较高,所以一旦发现子宫息肉,即使无症状也建议积极治疗。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术后定期进行复查,因为绝经后女性机体恢复相对较慢,且恶变可能无明显特殊症状,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
3.肥胖女性:肥胖女性患子宫息肉的几率较高,在治疗后要注意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控制体重,因为肥胖可能会影响内分泌代谢,增加子宫息肉复发的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合并有糖尿病等情况,要将血糖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身体恢复和预防息肉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