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最佳恢复期

来源:民福康

脑溢血最佳恢复期通常在发病后3-6个月,不同人群恢复有特点,病情严重程度、康复治疗干预、基础疾病控制等影响恢复效果,此期有肢体、语言、认知等康复建议,儿童和老年脑溢血患者在最佳恢复期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脑溢血最佳恢复期的界定

脑溢血的最佳恢复期通常是在发病后的3-6个月内。在这个阶段,神经功能有较大的恢复潜力。一般来说,发病后的前3个月是神经功能恢复的早期阶段,此时期炎症反应等逐渐得到控制,神经细胞有一定的自我修复和功能重塑的基础;而3-6个月是中期恢复阶段,神经功能的进一步改善在此阶段较为明显,例如肢体运动功能、语言功能等的恢复往往在这个时间段内持续进展。

(一)不同年龄人群的恢复特点

儿童:儿童脑溢血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的神经可塑性较强,最佳恢复期可能相对较短且恢复速度可能较快。然而,儿童脑溢血的病因多与先天性血管畸形等有关,需要特别关注原发病的处理以及神经功能的早期干预,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早期有效的康复等措施对其神经功能恢复至关重要,且要注意避免过度治疗对儿童生长发育的不良影响。

成年人:成年人脑溢血的最佳恢复期在3-6个月较为典型。不同年龄段的成年人恢复速度可能略有差异,一般中青年患者恢复相对较快,而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衰退,神经修复能力相对较弱,但通过规范的康复等措施仍可在最佳恢复期内取得一定的恢复效果。例如,中青年脑溢血患者在发病3-6个月内,通过积极的康复训练等,肢体肌力可能从明显减退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而老年患者可能恢复程度相对有限,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等。

老年人:老年人脑溢血后,最佳恢复期同样是3-6个月。但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这些基础疾病会影响恢复进程。在恢复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基础疾病的控制,因为基础疾病的波动可能会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例如,高血压控制不佳会导致脑溢血复发风险增加,进而影响恢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可能会影响神经的营养供应等,不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二、影响脑溢血最佳恢复期恢复效果的因素

(一)病情严重程度

脑溢血的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是影响恢复效果的重要因素。出血量较大的患者,脑损伤范围广,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最佳恢复期内的恢复可能相对缓慢。例如,大量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往往会出现严重的肢体瘫痪、语言障碍等,其恢复到生活自理的时间可能较长。而出血部位如果是相对功能区边缘的小量出血,恢复相对较好。

出血部位也至关重要,如脑干出血,由于脑干是生命中枢所在,即使出血量少,也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恢复难度极大;而额叶、颞叶等相对非关键功能区的少量出血,恢复相对容易些。

(二)康复治疗干预情况

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是影响最佳恢复期恢复效果的关键。在脑溢血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例如,肢体运动功能康复训练可以促进瘫痪肢体的血液循环,刺激神经再生,有助于肌力的恢复。如果康复治疗开始延迟,可能会导致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从而影响恢复效果。对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如发音训练、语言理解训练等,能更好地促进语言功能的恢复。

康复治疗的个体化也很重要。不同患者由于病情、身体状况等不同,康复方案应因人而异。比如,对于合并认知障碍的脑溢血患者,康复训练需要结合认知康复内容,如记忆力训练、注意力训练等,以全面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三)基础疾病控制情况

高血压是脑溢血最常见的基础病因,也是影响恢复的重要因素。血压控制不稳定,波动较大,会增加再出血的风险,进而阻碍神经功能的恢复。例如,血压过高时,脑血管承受的压力增大,可能导致已修复的血管再次破裂出血;血压过低时,脑灌注不足,也不利于神经细胞的修复。所以,在脑溢血最佳恢复期内,要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等(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糖尿病患者在脑溢血最佳恢复期内,血糖控制不佳会影响神经的营养代谢。高血糖会导致神经纤维发生糖基化等改变,影响神经功能的恢复;低血糖则可能引起脑缺血等情况,同样不利于恢复。因此,糖尿病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使血糖保持在稳定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三、在最佳恢复期的康复建议

(一)肢体康复

对于肢体瘫痪的患者,在最佳恢复期内可以进行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相结合的训练。被动运动由康复治疗师或家属帮助患者进行关节的屈伸等活动,预防关节挛缩和肌肉萎缩,一般每天可进行2-3次,每次每个关节活动10-15次。主动运动则是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患者进行自主的肢体运动,如从简单的握拳、伸指开始,逐渐过渡到肢体的抬举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一般每次15-3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还可以借助一些康复辅助器具,如偏瘫患者使用的拐杖、助行器等,帮助患者进行站立和行走训练,增强肢体的力量和平衡能力。

(二)语言康复

如果存在语言障碍,可进行发音训练,从简单的单音开始,如“啊”“哦”等,逐渐过渡到单词、短句的发音。同时进行语言理解训练,通过让患者听指令做动作等方式,提高患者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例如,让患者听“伸手”“闭眼”等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每次训练时间可控制在15-20分钟,每天进行2-3次。

对于有吞咽障碍的患者,在语言康复的同时要注意吞咽功能的训练,如进行吞咽动作的练习、冷刺激等,预防误吸等并发症,保证营养摄入,促进整体康复。

(三)认知康复

对于存在认知障碍的患者,可进行记忆力训练,如让患者回忆近期发生的事情、物品的摆放位置等;注意力训练可通过让患者完成简单的注意力集中任务,如在一定时间内寻找特定的图形等。认知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认知障碍程度循序渐进,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

四、特殊人群在最佳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脑溢血患者

儿童脑溢血患者在最佳恢复期内,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因为康复训练等措施要在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进行。例如,在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时,要注意训练强度和方式,避免对儿童骨骼等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同时,要积极配合医生对原发病(如先天性血管畸形等)的后续治疗和监测,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确保病情稳定,促进神经功能的良好恢复。

(二)老年脑溢血患者

老年脑溢血患者在最佳恢复期内,要特别注意基础疾病的管理,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服用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药物,不得擅自增减药量或停药。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营造一个温馨、舒适的康复环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提高康复的依从性。同时,要注意预防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定期为患者翻身、拍背等,保持皮肤清洁和呼吸道通畅。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脑溢血
脑溢血一般是指脑出血,脑出血主要是指非外伤引起的脑实质出血,脑出血的发生与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脑动脉炎等疾病也会引起脑出血。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溢血会复发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溢血还是会复发的,而且复发的可能性极大,病人在康复治疗期间不配合治疗,那么复发也是必备的。大部分复发的病人可能都跟血压控制或者并发症有关,如果病人的血压过高,且身体状况不好,其复发的可能性也是极大。建议逛呢平常在饮食方面要有所控制,情绪也要平稳,生活作息更要规律,不能够表现出暴饮暴食或者有暴躁的情
脑溢血死亡过程难受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死亡的过程一般不难受,脑出血是指原发性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所造成的出血。轻微的病人会表现出头晕,呕吐的情况,严重的病人会表现出嗜睡,昏迷,半身不遂等。一旦表现出了脑出血,就要及时地进行治疗。主要是避免脑内继续出血,控制血压,维持生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恢复的时候一定要限制总热量的摄入,多吃
脑溢血算重大疾病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出血算是比较重大的疾病,因为毕竟大脑是人的神经中枢,当大脑表现出病变时,病人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造成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以及致残等。比如脑出血后,病人可能需要长时间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还有的病人表现出一侧肢体的活动不灵,走路姿势改变,还有的病人表现出言语不能以及抽风的后遗症。所以脑出血是比较重
精神病和神经病是一回事吗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精神病和神经病不是一回事。 神经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发生疾病,例如脑炎、脑溢血、癫痫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身体的运动、感觉、认知等方面出现问题。 精神病则是指精神活动出现异常,例如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知觉障碍等。这些疾病通常会影响患者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导致他们无法正常
脑溢血引起的左侧偏瘫能恢复好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溢血一般指脑出血。脑出血引起的左侧偏瘫一般无法完全恢复好。 脑出血是一种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该病是不是会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脑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因素有关。患者出现左侧偏瘫的症状是由脑组织损伤引起的,由于上述病因无法完全去除,损伤的脑组织也无法完全恢复,所以上述症状也无法完全恢复好。 脑
脑溢血后遗症偏瘫能治好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溢血一般指脑出血,后遗症偏瘫一般无法治好。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出血,血肿压迫大脑中央前后回脑组织可导致损伤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出现异常,表现为偏瘫。由于脑出血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属于不可逆性损伤,所以患者出现后遗症偏瘫也无法治好,仅能通过其他未损伤的脑组织代偿来改善功能障碍。 脑出血后遗症偏瘫
脑溢血中风后能康复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溢血中风一般是指出血性脑卒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判断是否能康复。 出血性脑卒中通常与动脉瘤、脑动脉畸形、外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起病急骤,患者若未出现功能障碍,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一般可以治愈,并完全康复;若已经造成了脑功能损伤,一般难以治愈,但患者若功能障碍较轻,通过积极治疗和康复训练,一般可以恢复正常
脑溢血植物人能活多久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溢血植物人的存活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并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状态较差,存活时间可能相对较短。青壮年患者如果心肺功能良好,存活时间可能相对较长。体质较好的患者可能更能耐受治疗和护理,存活时间可能更长。患者如果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可能影响其存活时间。 对于每一个患者来
脑出血和脑溢血一样吗
顿志平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溢血即脑出血,二者是一样的,是一种疾病的不同叫法。 若患者身体肥胖、体重超重,或者长时间饮酒抽烟,易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其次当患者本身存在脑动脉畸形、脑动脉炎、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时,也易引起脑出血。脑出血患者通常会出现说话和理解困难、四肢麻木、视力障碍、头痛等症状。若脑出血量比较大,病情较严重,
脑溢血微创引流手术后能恢复正常吗
李士其 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脑溢血出血量较少并且处于非功能部位在做引流手术后多数能恢复正常,若出血量较大并且处于功能部位则难以恢复正常。当脑溢血患者出血量较少、位于脑部非功能区,比如右后枕叶,或在术前有较清楚的神志、处于非昏迷状态时,通常手术后不会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一段时间后也能恢复正常。当脑溢血患者出血量较大、处于大脑功能区,比如丘脑等部位,并且在术前已经处于昏迷
脑溢血后遗症偏瘫能恢复到正常吗
向显衡 副主任医师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中脑溢血的病人很多,百分之八九十都有一些后遗症。但后遗症主要是表现在半边瘫痪、语言蹇涩或者表达能力差,所以这样的病人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功能会有一定的恢复,但是要完全恢复还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平时治疗一定要抓紧时间,要积极尽早在医院就诊,以及需要用中西疗法结合起来,尽量把这些后遗症缩小到最轻的程度,能够生活自理是最好的。中药、西药或者
脑溢血的前兆
景筠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脑溢血没有什么前兆,但是可能不同年龄段的人脑出血的病因不一样,比如年轻人可能发生先天性动静脉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烟雾病或者动脉炎等疾病时,可能发生脑溢血,作为脑溢血的病因更多见一些。对于老年人,比如高血压、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肿瘤以后的瘤卒中、脑梗等,可能发生脑出血的几率大一些。所以虽然脑溢血没有明确的先兆,但及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定
脑溢血和中风有区别吗
胡勇 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溢血是中风的一种,一般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脑溢血,还有一个是脑梗塞。脑溢血指大脑血管破裂,出血之后血液压迫大脑神经,导致脑功能丧失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主要原因是血管的畸形,再一个多数是高血压疾病,更容易产生脑溢血疾病。如果产生脑溢血、中风,要及时的到医院去就诊,它有最佳的窗口期。脑溢血和中风都有相同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言语的检测、语言功能
脑溢血后遗症有哪些?怎么治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溢血后遗症有很多,比如出现认知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针对这种情况,治疗主要是通过康复治疗进行,也可以通过针灸治疗,还可以通过推拿等方式来缓解一部分症状。但是只要有后遗症,一般来说都不可能百分之百缓解。
脑溢血后遗症偏瘫能恢复到正常吗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溢血留下的偏瘫能否康复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出血量、后期护理等各种因素来判断,如果出血量比较少,经过及时的治疗,出血停止后尽快进行功能锻炼以及使用营养脑细胞的药物治疗,有一部分患者在三到六个月之内偏瘫会消失,如果出血量比较大,在六个月之内依然没有恢复,以后恢复的可能性便更小了。
脑溢血能治好吗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溢血是否能够治好,主要取决于出血量、出血的位置,而不能一概而论,比如出血量很小,是微量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只要经过及时治疗后,一般都不会留有后遗症,能够治好。但是,如果出血量大,并且出血位置也非常不好,此种情况往往是不能够痊愈的,也就是说不能够恢复到跟出血前一样的状态,因为脑出血这种脑血管疾病有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以及高死亡率的特色,所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