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糜烂即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并非疾病,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宫颈表面由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组成,青春期后,在雌激素作用下,宫颈管内的柱状上皮向外移动,替代部分鳞状上皮,肉眼看起来呈现红色颗粒状,类似糜烂,因此曾被误称为宫颈糜烂。这种变化会随激素水平波动而变化,如妊娠期、口服避孕药时可能更明显,绝经后多自行退缩。通常不会引起不适症状,也无需特殊治疗。但需注意,若宫颈受到感染或损伤,可能出现白带增多、异味、接触性出血等症状,此时并非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本身导致,而是合并了宫颈炎等问题。
若出现异常出血、白带异常且伴有瘙痒或疼痛,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宫颈炎、宫颈息肉甚至宫颈癌前病变等情况,避免将病理状态误认为生理现象而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