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长冻疮可能与末梢血液循环较差、皮肤长期暴露在外、缺乏运动等因素有关。
1.末梢血液循环较差
寒冷环境下,人体外周血管会收缩,以减少热量散失。但如果本身末梢血液循环较差,血管无法及时收缩或扩张,就容易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冻疮。
这种情况在儿童、妇女、末梢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雷诺病患者中较为常见。
2.皮肤长期暴露在外
长时间将皮肤暴露在寒冷、潮湿的环境中,或者经常接触冷水、冷风等,都可能使皮肤受到刺激,导致血管痉挛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诱发冻疮。
3.缺乏运动
缺乏运动可能导致身体的血液循环不畅,特别是在冬季,人们活动量减少,更容易出现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增加长冻疮的风险。
4.其他因素
营养不良、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有糖尿病等,也可能导致末梢血液循环障碍,增加长冻疮的几率。
若冻疮症状严重,出现皮肤水疱、溃疡等,或伴有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