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的典型症状包括皮肤增厚与粗糙、顽固性瘙痒、色素沉着或减退、干燥与皲裂、渗出与结痂减少等。
1.皮肤增厚与粗糙
长期炎症刺激导致表皮角化过度、真皮层纤维组织增生,使患处皮肤明显增厚,表面粗糙如皮革样,临床上称为“苔藓样变”。常见于手肘、膝盖、脚踝等易摩擦部位,触感干燥、缺乏弹性。
2.顽固性瘙痒
慢性湿疹的核心症状为持续性瘙痒,夜间或遇热、情绪波动时加重。患者常因反复搔抓形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循环,进一步破坏皮肤屏障,加重病情。
3.色素沉着或减退
炎症后黑色素细胞功能异常可导致患处皮肤颜色改变:反复炎症刺激可能引发色素沉着,表现为局部皮肤发黑;如果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或过度搔抓,则可能损伤黑色素细胞,导致色素减退,出现白斑样改变。
4.干燥与皲裂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导致水分流失加速,患处皮肤长期处于干燥状态,尤其在冬季或低湿度环境中加重。严重时可出现细小裂纹,伴疼痛或出血,常见于手掌、足底等角质层较厚部位。
5.渗出与结痂减少
与急性湿疹的渗出、糜烂不同,慢性湿疹以干燥、脱屑为主,仅在搔抓或继发感染时可能出现少量渗出,随后形成黄色或褐色结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