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是脑膜或脑脊膜被感染引发的疾病,治疗需根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综合施策,可以采取抗感染治疗(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对症支持治疗(降低颅内压、控制高热、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
一.抗感染治疗
1.细菌感染
常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等。需尽早使用,且要保证足够的剂量和疗程,以彻底杀灭病菌,防止病情反复。
2.病毒感染
以对症治疗为主,部分有特效抗病毒药物可用,如阿昔洛韦对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有效,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脑部损伤。
3.真菌感染
多使用氟康唑、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药,但真菌治疗难度较大、疗程长,需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二.对症支持治疗
1.降低颅内压
脑膜炎常伴颅内压升高,可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缓解头痛、呕吐等症状。
2.控制高热
通过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或药物降温(如对乙酰氨基酚)维持正常体温,避免高热对脑组织的进一步损害。
3.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出现脱水、低钠血症等并发症。
脑膜炎患者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家属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意识障碍加深、频繁抽搐等情况,应立即送医,注意以上药物的使用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