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的治疗包括一般、药物、物理治疗等。
一、一般
1.保持手部清洁干燥
汗疱疹好发于手部,保持局部清洁可减少细菌滋生,防止病情加重。洗手后及时擦干,避免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例如洗衣、洗碗时可佩戴手套。
2.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常见的如洗涤剂、肥皂、酒精等,这些物质可能刺激皮肤,使汗疱疹症状加剧。对于经常接触化学物质的工作人群,应加强防护,佩戴防护手套。
3.调整饮食
部分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过敏,从而诱发或加重汗疱疹。常见的易致敏食物有海鲜、坚果、牛奶等。可通过记录饮食与症状变化,排查可能的致敏食物并避免食用。
二、药物
1.外用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具有抗炎、止痒的作用,适用于水疱期,可缓解局部炎症反应,减轻瘙痒症状。
2.口服药物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适用于瘙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通过抑制组胺释放来减轻瘙痒。
三、物理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光疗可调节皮肤免疫反应,促进皮损愈合。一般每周进行2-3次,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和患者反应而定。
若老年人合并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皮肤愈合能力较差,发生汗疱疹后需积极控制血糖,同时密切观察皮肤变化,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出现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