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息肉与宫颈癌区别包括病变性质、病因机制、症状表现、检查特征、治疗方式等方面。
1.病变性质
宫颈息肉是宫颈管黏膜的良性增生,属于非肿瘤性病变;宫颈癌则是宫颈上皮细胞的恶性病变,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
2.病因机制
宫颈息肉多由慢性炎症刺激、激素水平异常或局部血管增生引发;宫颈癌则与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密切相关,其他因素包括吸烟、免疫抑制等。
3.症状表现
宫颈息肉以接触性出血(如性交后)为主,出血量少且无痛感;宫颈癌早期可能无症状,进展期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恶臭分泌物(如米泔水样带血)、盆腔疼痛等。
4.检查特征
妇科检查中,宫颈息肉多为单发、带蒂的柔软肿物,表面光滑,直径多在1厘米以内;宫颈癌早期可能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进展期可见菜花状、溃疡型或结节状肿物,质地脆硬易出血。
5.治疗方式
宫颈息肉通常采用门诊手术摘除,操作简单且复发率低;宫颈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如宫颈锥切术、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放疗、化疗或靶向治疗,治疗复杂且需长期随访。
此外,宫颈息肉切除后预后良好,极少影响生活质量;宫颈癌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晚期患者可能出现贫血、消瘦、肾积水等全身症状,甚至危及生命。例如,定期进行TCT和HPV联合筛查可实现宫颈癌早诊早治,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