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该急性期紧急处理、居家隔离与基础护理、抗病毒药物规范使用、症状针对性治疗等。
1、急性期紧急处理
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急促、意识模糊或剧烈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接受氧疗、机械通气等器官功能支持治疗。对于并发肺炎、呼吸衰竭或休克的重症患者,可能需血液透析或肾脏替代治疗以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2、居家隔离与基础护理
确诊后应尽早隔离,轻症患者居家治疗时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卧床休息期间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多补充水分及维生素C、B族,避免辛辣油腻食物刺激呼吸道。
3、抗病毒药物规范使用
在发病48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可显著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以及具有直接抑菌和诱导干扰素作用的盐酸阿比多尔。老年患者或免疫低下者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毒耐药。
4、症状针对性治疗
高热超过38.5℃时,可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进行物理降温或药物退热,儿童禁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剧烈咳嗽伴痰液黏稠者,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液或复方甘草片稀释痰液,呼吸不畅时需及时吸氧改善缺氧状态。
出现高热惊厥、血氧低于93%或意识模糊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诊时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主动告知医生基础疾病史及近期接触史,配合完成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以明确病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