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气肿可能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遗传因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有关。
1、长期吸烟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损伤气道黏膜和肺泡结构。长期吸烟会使气道清除能力下降,有害物质在肺部积聚,引发慢性炎症,逐渐破坏肺组织弹性,导致肺气肿形成,吸烟量越大、时间越长,患病风险越高。
2、空气污染
长期暴露在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粉尘等,这些有害颗粒和气体被吸入肺部后,会刺激呼吸道,引起炎症反应。持续的炎症会损伤肺泡壁,使肺泡融合扩大,进而引发肺气肿。
3、职业暴露
某些职业环境中存在大量粉尘、化学物质,如煤矿工人接触煤尘、建筑工人接触水泥尘、化工工人接触有害气体等。长期吸入这些物质,会在肺部沉积,引发肺部病变,破坏肺组织正常结构,导致肺气肿。
4、遗传因素
部分肺气肿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α-1抗胰蛋白酶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对肺组织的损伤,缺乏时会导致肺组织过度破坏,引发肺气肿。
5、呼吸道感染
反复发生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会损伤气道和肺组织,引起炎症。长期的炎症刺激会使气道狭窄、阻塞,肺泡过度充气,最终导致肺气肿。
若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是长期吸烟或有相关暴露史的人群,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通过肺功能检查、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明确病因,以便尽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