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瘙痒的患者可以采取查找并规避诱因、做好皮肤清洁保湿、局部冷敷止痒、合理使用药物、穿着舒适衣物等措施处理。
1.查找并规避诱因
仔细回想瘙痒出现前接触过的物品、食用的食物、所处的环境等。如新换的护肤品、特定食物(海鲜、芒果等)、花粉、尘螨等都可能是诱因。确定后尽量避免再次接触,从源头上减少瘙痒发作。
2.做好皮肤清洁保湿
用温和无刺激的洁面产品或沐浴产品清洁皮肤,水温不宜过高,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清洁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锁住皮肤水分,保持皮肤湿润,可缓解因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可选择含有神经酰胺、甘油等成分的保湿产品。
3.局部冷敷止痒
当瘙痒感强烈时,可用干净的毛巾包裹冰块或用冷毛巾敷在瘙痒部位,每次冷敷10-15分钟,间隔一段时间可重复进行。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瘙痒症状。
4.合理使用药物
若瘙痒症状较轻,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它有收敛、止痒的作用。若症状较重,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氢化可的松乳膏;或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用药禁忌。
5.穿着舒适衣物
选择宽松、柔软、透气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紧身等对皮肤有刺激的衣物。新衣物在穿着前最好先清洗一遍,去除可能残留的化学物质,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如果皮肤瘙痒持续不缓解,伴有皮疹、红肿、渗出、发热等症状,或者瘙痒严重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