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的原因众多,如外阴炎、阴道炎、外阴皮肤病变、内分泌失调等。
1.外阴炎
多由病原体感染、物理或化学刺激引起,症状主要为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灼热感,活动、性交、排尿及排便时症状可能加重,检查可见外阴充血、肿胀,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溃疡或湿疹。
2.阴道炎
不同类型的阴道炎诱因有所不同,如细菌性阴道炎多与阴道内菌群失衡有关;霉菌性阴道炎常因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等导致念珠菌大量繁殖;滴虫性阴道炎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阴道炎除了引起外阴瘙痒,还常伴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且分泌物性状各异,如细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多有鱼腥味,霉菌性阴道炎分泌物呈豆腐渣样,滴虫性阴道炎分泌物多为黄绿色泡沫状,并可能伴有阴道灼痛、性交痛等症状。
3.外阴皮肤病变
包括外阴湿疹、外阴银屑病、外阴硬化性苔藓等。外阴湿疹可能与过敏、潮湿环境、精神因素等有关,表现为外阴瘙痒剧烈,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搔抓后可出现糜烂、渗液;外阴银屑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因素相关,除了瘙痒,还可见边界清楚的红斑,上面覆盖银白色鳞屑;外阴硬化性苔藓可能与自身免疫、遗传、内分泌等因素有关,主要症状为外阴瘙痒、性交痛及外阴烧灼感,病变初期为淡粉色小丘疹,后可发展为白色斑块,皮肤逐渐变薄、干燥、皲裂。
4.内分泌失调
常见于绝经前后的女性,由于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导致外阴及阴道黏膜变薄、弹性降低,分泌物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容易出现外阴瘙痒、干涩、灼热感等不适。此外,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内分泌疾病也可能影响身体的代谢和免疫功能,间接引起外阴瘙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