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感染和普通肺炎区别是病因、症状、影像学表现、治疗方法等。
1、病因
新冠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还可经气溶胶传播。普通肺炎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如细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支原体、衣原体等,也可由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等因素所致。
2、症状
新冠感染症状多样,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普通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咳痰,痰液可为脓性、血性等,部分患者伴有胸痛,疼痛可随呼吸或咳嗽加重。严重时也可出现呼吸困难,但相对新冠感染导致的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比例较低。
3、影像学表现
早期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以肺外带明显。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普通肺炎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肺炎影像学表现有所差异。如细菌性肺炎多表现为大叶性或小叶性实变影;支原体肺炎多为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多见。
4、治疗方法
新冠感染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加强支持治疗,保证充分能量和营养摄入等)、抗病毒治疗(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等)、免疫治疗、抗凝治疗等,对于重型、危重型患者还需进行呼吸支持、循环支持等对症治疗。普通肺炎如细菌性肺炎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病毒性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阿昔洛韦等),支原体、衣原体肺炎使用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时给予止咳、祛痰、解热等对症治疗。
如患有恶性肿瘤、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人群,感染新冠或患普通肺炎后,病情容易迁延不愈,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在治疗时除了针对肺炎本身进行治疗外,还需考虑改善患者的免疫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