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积液是妇科常见病,可由盆腔炎、附件炎等疾病引起,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物理和手术治疗。
1.盆腔炎
盆腔炎多由病原体经生殖道黏膜上行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子宫内膜、输卵管、卵巢及盆腔腹膜等部位后,会引发局部炎症反应,使受累组织充血、水肿、渗出。渗出的液体积聚在盆腔最低处,便形成了盆腔积液。
盆腔炎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需遵医嘱根据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一般情况下,可选用头孢曲松钠、甲硝唑、多西环素等联合用药,以覆盖可能的病原体,如淋病奈瑟菌、衣原体、厌氧菌等。
物理治疗常用的有超短波、微波、激光、离子透入等,这些物理疗法可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和消退,缓解盆腔积液引起的不适症状。
对于有肿块如输卵管积水或输卵管卵巢囊肿的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手术治疗;存在小的感染灶,反复引起炎症发作者也应手术治疗。手术以彻底治愈为原则,避免遗留病灶再有复发的机会,可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等。
2.附件炎
附件炎主要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与盆腔炎同时存在。病原体侵入输卵管后,会引起输卵管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导致输卵管管腔狭窄或阻塞。如果炎症累及卵巢,可引起卵巢炎症、水肿。炎症过程中产生的炎性渗出液会积聚在盆腔内,形成盆腔积液。
附件炎同样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果病情较轻,可口服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病情较重时,需静脉滴注抗生素,如头孢西丁钠、克林霉素等。如果伴有厌氧菌感染,可同时加用甲硝唑等。用药需严格按照医嘱,确保疗程足够。
物理治疗与盆腔炎类似,可采用超短波、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方法。通过温热刺激,促进附件区域的血液循环,增强局部组织的抵抗力,加速炎症的消散,减轻盆腔积液相关症状。
对于附件炎形成输卵管积脓或输卵管卵巢脓肿,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脓肿破裂时,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包括脓肿切开引流术、输卵管切除术、卵巢切除术等,具体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及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