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定义
小儿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涉及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这种慢性炎症会使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在接触多种刺激因素时,气道发生收缩,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小儿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或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过敏等)引起的肺部炎症,主要病变部位在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
2、病因
遗传因素在小儿哮喘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孩子患哮喘的风险会增加。环境因素如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呼吸道感染、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运动、情绪波动等都可能诱发哮喘发作。小儿肺炎常见的病因是病原体感染,包括细菌(如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等)、支原体等。
3、症状
小儿哮喘典型症状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多为呼气相为主的喘息声,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常在夜间或清晨加重,部分患儿可在运动后出现症状发作或加重。发作时肺部可闻及广泛的哮鸣音,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等表现。缓解期可无明显症状。小儿肺炎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发热热型不定,多为不规则发热,也可为弛张热或稽留热。
4、诊断
小儿哮喘诊断主要依据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呼吸道感染以及运动等有关,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小儿肺炎根据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肺部听诊有固定的中、细湿啰音,结合胸部X线检查显示肺部有斑片状阴影等可作出诊断。病原学检查如痰培养、血培养、病毒抗原检测等有助于明确病原体。
5、治疗
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期主要采用吸入速效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缓解症状。缓解期需要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控制治疗,同时可配合白三烯调节剂等药物。此外,还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和诱发因素。小儿肺炎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细菌性肺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抗病毒药物。
对于小儿哮喘和肺炎,家长都需格外关注孩子的病情变化。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可能更快,更需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