疳积是儿科因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等致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营养失调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脾胃病证,有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形体表现、精神萎靡等精神状态及饮食异常等情况,病因包括喂养不当和病后失调,婴幼儿需科学喂养,儿童有慢性病史要调理脾胃、有寄生虫要驱虫,特殊情况要关注营养供给调理脾胃以降低发生风险。
一、疳积的定义
疳积是儿科常见的一种脾胃病证,多由饮食不节、乳食喂养不当,致使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营养失调,进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所引发。
二、临床表现
1.形体方面:患儿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苍白,毛发稀疏枯黄。
2.精神状态: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3.饮食情况:饮食异常,可表现为食欲减退、嗜食异物(如土、墙皮等)等。
三、病因分析
1.喂养不当:婴儿期若过食肥甘厚腻、生冷不洁之物,会损伤脾胃,导致运化失职;幼儿及儿童时期长期存在不良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挑食偏食等,也易引发疳积。
2.病后失调:久泻、久痢、寄生虫病等疾病会影响脾胃功能,使脾胃运化无力,营养吸收障碍,从而引发疳积。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1.婴幼儿:因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若喂养不合理极易患疳积。家长需遵循科学喂养原则,定时定量喂食,保证膳食均衡,避免过早添加不易消化的食物,如过于油腻、坚硬的食物等,以维护脾胃正常运化功能。
2.儿童:若存在慢性疾病史,如反复腹泻等,在疾病恢复过程中要注重脾胃调理,可通过合理饮食搭配等方式促进脾胃功能恢复,预防疳积发生;对于有寄生虫感染的儿童,需及时进行驱虫治疗,避免因寄生虫影响脾胃功能而引发疳积。
3.特殊情况:患有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儿童,身体处于相对虚弱状态,脾胃功能易受影响,更要关注饮食营养供给及脾胃调理,保障生长发育所需营养,降低疳积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