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皮肤可现颜色改变、干燥脱屑与神经病变及高血糖致皮肤代谢异常相关,溃疡好发于受压摩擦部位形态多样边缘不规整周围红肿有分泌物,坏疽分干、湿、混合性且表现各异,常伴足部感觉异常、温度改变及可能有足部畸形增加溃疡风险。
一、皮肤改变
糖尿病足患者皮肤常出现颜色改变,例如肤色变暗、泛红等,同时皮肤干燥、脱屑情况明显,尤其在足部易受摩擦部位更为显著,此与神经病变致使皮肤营养障碍相关,长期高血糖影响皮肤代谢,令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二、溃疡表现
糖尿病足常见溃疡好发于足底、足趾等受压或摩擦部位,溃疡形态多样,有浅表性溃疡,也可发展为较深溃疡,溃疡边缘不规整,周围皮肤多伴红肿,乃因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且可能合并感染,炎症反应致局部组织红肿。溃疡处可有分泌物渗出,依感染程度不同,分泌物量与性质有异,轻度感染时为少量稀薄分泌物,严重感染时可见脓性分泌物。
三、坏疽情况
糖尿病足坏疽分干性、湿性和混合性。干性坏疽时足部末端皮肤干燥、发黑、皱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晰,多因动脉阻塞、血流减少、组织缺血坏死但水分丢失较多;湿性坏疽表现为足部肿胀、皮肤湿润、发黑、有恶臭,伴较多分泌物,系静脉回流受阻同时合并感染,局部组织坏死伴腐败菌感染;混合性坏疽兼具干性与湿性坏疽特点,同一足部不同部位呈现不同表现。
四、伴随症状相关表现
糖尿病足患者常伴足部感觉异常,如麻木、刺痛等,此为神经病变表现,外观上因感觉减退致患者对足部损伤不易察觉,进而加重足部病变;同时可有足部温度改变,部分患者足部温度降低,与血管病变致血液循环不良有关,触摸足部可感知温度较正常部位低。长期糖尿病病史患者足部可能存在畸形,如爪形趾、锤状趾等,乃神经肌肉病变致足部骨骼、肌肉异常改变,外观可见足部形态异常,进一步增加足部溃疡等并发症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