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感冒由病毒感染引发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因受凉等因素可诱发,有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医生依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等检查诊断,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儿童需密切观察补液,老年人注意营养及用药,孕妇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肠胃感冒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以胃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常见病原体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多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传播,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易发病。
二、病因
主要因病毒入侵人体胃肠道引发炎症反应,如受凉、过度疲劳、机体免疫力降低等因素可诱发病毒感染,从而导致肠胃感冒。
三、症状
1.胃肠道症状:典型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腹泻多为稀水样便,每日次数不等。
2.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儿童可能因腹泻出现脱水相关表现,如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皮肤弹性差等。
四、诊断
医生依据患者病史(近期有病毒接触史等)、临床表现(胃肠道症状伴或不伴发热等),结合血常规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升高)、粪便常规检查(可见少量白细胞等)综合判断。
五、治疗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若呕吐明显可适当禁食并补液;腹泻严重时可考虑使用肠道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发热时优先采用物理降温,如体温过高且有指征时,可遵医嘱采用相应退热措施,一般不常规使用抗病毒药物,明确病毒感染且有指征时可遵医嘱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因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发生肠胃感冒时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补液情况,避免自行滥用止泻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合理处理。
老年人:胃肠功能较弱,需注意营养支持,保证水分和电解质补充,且老年人常合并基础疾病,用药需谨慎,避免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孕妇:用药需格外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症状,如调整饮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