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由志贺菌属引起,主要病变在结肠,属肠道化脓性炎症,有特定病理改变和临床症状,儿童、成年、老年人群感染后各有特点,需针对不同人群特点进行相应应对及诊治。
相关病理特征体现
肠道黏膜层面:病变初期为黏液分泌亢进,黏膜充血、水肿,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可见点状出血;随后黏膜上皮坏死,形成浅表溃疡,表面有渗出物覆盖,主要由纤维蛋白、中性粒细胞、红细胞、细菌等组成,这是典型的化脓性炎症的渗出表现,渗出物中的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参与了对病原体的清除等炎症反应过程。
临床症状与炎症的关联:腹痛是由于肠道炎症刺激肠壁神经末梢引起,腹泻是因为肠道炎症导致肠道黏膜吸收功能障碍及肠道蠕动加快等,黏液脓血便是因为肠黏膜的糜烂、溃疡导致黏液、脓细胞和红细胞渗出混合而成,这些临床症状都与肠道的化脓性炎症病理改变密切相关。
不同人群的相关特点及应对考虑
儿童人群: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感染志贺菌后发生细菌性痢疾时,肠道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强烈,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全身症状,同时由于儿童肠道功能特点,腹泻可能更严重,需密切关注儿童的水电解质平衡,因为严重腹泻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在护理上要注意保持儿童肛周皮肤清洁,预防尿布疹等并发症。
成年人群:成年患者发生细菌性痢疾时,肠道的化脓性炎症表现相对儿童可能更典型地表现为典型的肠道症状,但也需注意个体差异,一些有基础疾病的成年患者,如炎症性肠病患者等,发生细菌性痢疾时炎症反应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影响而有不同表现,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进行诊治。
老年人群:老年人肠道功能减退,发生细菌性痢疾时,肠道炎症可能导致消化吸收功能进一步下降,同时老年人多伴有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肠道炎症引起的腹泻、脱水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在治疗时要更加谨慎,注意维持老年人的内环境稳定,监测各项生命体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