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局部常见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好发于颈部等部位初期可活动后期融合固定伴压迫周围组织症状,全身有低热或周期性发热、夜间大量盗汗、半年内无诱因体重降超一成,特殊人群中儿童症状不典型易误诊,老年人症状易被基础疾病掩盖,有家族史者需关注淋巴结变化,女性治疗要考虑生殖系统受影响风险,儿童治疗遵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局部症状
淋巴瘤最常见的局部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好发于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初期多为单个或多个孤立淋巴结肿大,质地韧,可活动,随病情进展可融合成团,固定不易推动,一般无压痛感。例如,颈部淋巴瘤患者可触及颈部肿大淋巴结,初期可能被忽视,随着淋巴结持续增大,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发相应症状,如压迫气管导致呼吸困难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多表现为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也有部分患者出现周期性发热,即发热数天后续以数天缓解期,此特征在霍奇金淋巴瘤中相对常见。
2.盗汗:夜间或入睡后大量出汗,醒后汗止,严重时可致衣物被褥湿透,这是由于淋巴瘤细胞代谢活跃,刺激体温调节中枢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致。
3.体重减轻:半年内体重无明显诱因下降10%以上,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消耗机体能量、患者食欲减退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导致。
三、特殊人群特点
儿童淋巴瘤患者症状可能不典型,如伯基特淋巴瘤常表现为颌面部、腹腔等部位迅速增大的肿块,易出现腹痛、肠梗阻等表现,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老年人淋巴瘤患者常合并贫血、乏力等全身症状,且因免疫力下降易合并感染,其症状可能被基础疾病掩盖,需细致排查;有淋巴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密切关注自身淋巴结变化,定期进行淋巴结超声等检查;女性淋巴瘤患者在接受治疗时需考虑生殖系统受影响的风险,如化疗可能导致闭经等;儿童淋巴瘤治疗需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