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病是细粒棘球绦虫幼虫寄生于肝脏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预防要在高发区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确保食物水源安全,饲养相关宠物定期驱虫、家畜屠宰规范,流行区开展卫生宣教并清洁监测环境等阻断传播。
一、肝包虫病的定义
肝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幼虫(棘球蚴)寄生于肝脏引起的寄生虫病,属于人畜共患疾病。棘球绦虫的终宿主主要是犬、狼等肉食动物,其虫卵随粪便排出后污染环境,人若接触被虫卵污染的食物、水或土壤,虫卵经口进入人体,在体内发育为棘球蚴并寄生在肝脏等部位,导致肝脏出现囊肿样病变,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二、肝包虫病的预防措施
(一)避免接触传染源
1.个人卫生习惯:在畜牧区等肝包虫病高发地区,应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如接触家畜后及时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鼻等部位,防止虫卵经口侵入人体。同时,教育儿童不随意接触可能被虫卵污染的土壤、玩具等物品。
2.食物及水源安全:确保饮用安全的水源,避免饮用未经净化的地表水;食用蔬菜、水果前要彻底清洗,避免摄入被虫卵污染的食物。
(二)加强宠物及家畜管理
1.宠物驱虫:饲养牧羊犬等可能携带棘球绦虫的宠物时,要定期进行驱虫处理,遵循兽医建议使用安全有效的驱虫药物,减少宠物向环境中排放虫卵的风险。
2.家畜屠宰规范:在屠宰家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范操作,防止棘球蚴污染环境。对于感染棘球蚴的家畜脏器,应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随意丢弃导致虫卵扩散。
(三)流行区综合防控
1.卫生宣教:在肝包虫病流行区,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普及肝包虫病的传播途径、危害及预防方法,提高居民的自我防护意识。例如通过社区宣传、学校教育等方式,让民众了解避免接触污染环境、正确处理家畜相关物品等重要性。
2.环境清洁与监测:保持居住环境及畜牧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对可能被虫卵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流行区家畜及环境中棘球绦虫卵的监测,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阻断传播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