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主要经粪-口传播,传播途径包括食物、水、接触、苍蝇传播,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有基础胃肠道疾病人群因抵御能力弱更易感染,需注意相关人群饮食、生活等卫生以减少感染机会。
水传播:被痢疾杆菌污染的水可引起传播。如被污染的井水、河水等,人饮用了这样的水就可能感染。在一些农村地区,水井管理不善,水源被痢疾杆菌污染,当人群饮用这些水源时,对于儿童等人群来说,儿童饮用这样的水源,由于儿童的肠道等生理特点,饮用被污染水后更易引发感染,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在成长阶段相对不够完善,更易受痢疾杆菌影响。
接触传播:直接接触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物品等也能传播。比如被污染的玩具、用具等,人接触这些被污染的物品后,如儿童接触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玩具,儿童在玩耍接触过程中,若手部接触后未及时正确清洁,就可能通过手-口等接触方式感染,儿童的卫生习惯在培养阶段,若接触传播未得到良好控制,就易引发细菌性痢疾,儿童相对更易因接触传播而患病,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接触卫生。
苍蝇传播:苍蝇可携带痢疾杆菌从而传播。苍蝇在被痢疾杆菌污染的粪便等环境中活动后,接触食物等,人食用被苍蝇污染的食物就会感染。对于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群,如在卫生环境较差的地区人群,苍蝇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儿童生活环境中苍蝇若控制不佳,就增加了儿童通过苍蝇传播感染细菌性痢疾的可能,儿童的活动范围相对局限时,更易接触到被苍蝇污染的物品等而患病。
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相对更易通过上述传播途径感染细菌性痢疾。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儿童的饮食卫生、生活环境卫生等,保障儿童生活在卫生良好的环境中,减少经粪-口传播的机会;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相对抵抗力可能较弱,也需注意老年人的饮食等卫生,避免经粪-口传播导致老年人感染细菌性痢疾;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人群,本身胃肠道抵御能力相对弱,更易因经粪-口传播而患病,在生活中要格外关注这类人群的卫生防护,减少经粪-口传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