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可致多种症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因肝细胞受损影响能量代谢的乏力且活动后加重,能引发皮肤巩膜发黄的黄疸,有因胆汁分泌排泄异常致的食欲减退及因胃肠消化功能受影响致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肝脏炎症肿大等致右上腹隐痛胀痛的肝区疼痛,晚期肝病出现的因肝功减退等致的腹水,以及因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导致的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
一、乏力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当发生肝病时,肝细胞受损会影响能量代谢过程,导致机体能量产生不足,患者常出现疲倦、乏力感,且这种乏力感在活动后会加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受影响,例如儿童若出现不明原因且持续的乏力,需警惕肝病可能;成年人长期劳累后仍难以缓解的乏力,也应排查肝脏问题。
二、黄疸
肝病可引发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发黄。这是因为肝细胞受损或胆道阻塞时,胆红素代谢出现异常,致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沉积于皮肤黏膜而出现黄染现象。年龄较小的婴儿若出现黄疸,需高度重视,排查是否存在肝胆系统疾病。
三、消化道症状
1.食欲减退:肝脏疾病会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而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至关重要,当胆汁分泌异常时,会导致患者食欲减退,对食物尤其是油腻食物的消化耐受性降低。
2.恶心呕吐:肝脏功能受损还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使得胃肠道蠕动及消化能力下降,进而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饮酒者若出现此类消化道症状,更需警惕肝病。
四、肝区疼痛
肝脏表面有一层包膜,当肝脏发生炎症、肿大等情况时,会刺激包膜引起疼痛,多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胀痛。有基础肝病病史的人群,如既往确诊肝炎、肝硬化等,若出现肝区疼痛,应及时就医排查病情变化。
五、腹水
多见于晚期肝病患者,由于肝脏功能严重减退,蛋白合成减少,门静脉高压等因素,导致腹腔内出现积液。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下降,肝脏储备功能减弱,若出现腹水,需积极评估肝病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六、出血倾向
肝脏能合成多种凝血因子,当肝病发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会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牙龈出血、鼻出血等。特殊人群如孕妇合并肝病时,出血风险相对更高,需密切关注凝血状况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