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需先关注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对应年龄正常下限且排除其他病因,一线治疗反应评估有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治疗后复发超规定次数、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要排除其他疾病致血小板减少,儿童需考虑生理特点及药物对生长发育影响,老年患者需综合基础健康等判定。
一、血小板计数持续情况
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首先需关注血小板计数的持续状态。成人正常血小板计数范围为(100~300)×10/L,儿童因年龄不同有相应正常范围,如新生儿(150~250)×10/L、婴儿(100~300)×10/L等,若血小板计数持续低于对应年龄正常下限且排除其他明确导致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是基础。
二、一线治疗反应评估
1.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通常一线治疗包括糖皮质激素,若经过至少6个月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后血小板仍未达到有效水平(如未升至正常范围或升至正常范围但不能维持),则需考虑难治性可能。
2.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复发: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停药后复发,且1年内复发≥2次,也符合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判断要素。
3.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治疗:若患者因不能耐受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等原因无法继续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结合血小板计数及其他情况也需考虑为难治性。
三、排除其他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需通过详细病史采集、全面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例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感染(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通过骨髓穿刺明确骨髓象、自身抗体检测等排除其他病因后,结合血小板计数及治疗反应综合判断是否为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
四、特殊人群考量
1.儿童:需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儿童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判断同样基于血小板计数和治疗反应,且儿童在治疗中更需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判断时需结合儿童年龄相关正常血小板范围及治疗过程中生长发育情况综合评估。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伴有基础疾病,需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及药物耐受性,判断难治性时要综合其基础健康状况、药物耐受能力及血小板计数与治疗反应的关系来综合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