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由病毒、细菌感染及饮食不洁等引发,临床表现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可致脱水等并发症,处理包括一般治疗需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对症治疗中轻度腹泻用口服补液盐,中重度腹泻静脉补液,腹痛明显用解痉药需注意特殊人群禁忌,病因治疗细菌感染用抗生素要遵指征,病毒感染对症支持,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密切监测脱水,老年人要谨慎补液评估基础病,孕妇用药需谨慎保母婴安全。
一、急性肠炎当前状况
急性肠炎主要由病毒(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细菌(如大肠埃希菌、沙门菌等)感染及饮食不洁、食用变质食物等因素引发,不同年龄段及卫生条件地区发病率存在差异,临床表现多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二、急性肠炎的处理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充分休息以减少机体消耗,急性期可短时间禁食,之后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等,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减轻肠道负担。
2.对症治疗
(1)腹泻处理: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中重度腹泻伴有明显脱水症状时,需通过静脉补液补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
(2)腹痛处理:腹痛明显者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适当解痉药物缓解症状,但需注意特殊人群(如孕妇、儿童等)的用药禁忌,避免盲目用药加重病情。
3.病因治疗
若为细菌感染导致的急性肠炎,可根据病原菌类型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但需严格掌握用药指征,避免滥用抗生素造成不良后果;病毒感染所致急性肠炎通常具有自限性,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急性肠炎时易出现脱水,需密切监测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指标,优先采用口服补液等非药物干预措施纠正脱水,谨慎使用可能影响儿童发育的药物,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2)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基础疾病,急性肠炎时水电解质紊乱可能加重基础疾病,补液及治疗需更加谨慎,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指标,综合评估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3)孕妇:孕妇患急性肠炎时用药需格外谨慎,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密切评估病情变化及胎儿状况,确保母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