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是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病因有遗传、环境、免疫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等,诊断靠实验室检查、骨髓穿刺活检、影像学检查,治疗有化疗等,老年人治疗需综合评估选温和方案,儿童罕见确诊后需谨慎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一、定义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起源于骨髓中浆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殖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进而导致骨骼破坏、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等一系列临床表现。
二、病因
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存在染色体异常等遗传易感性,如13号染色体缺失等遗传学改变可能与发病相关。2.环境因素: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化学毒物(如苯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3.免疫系统异常:机体免疫监视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浆细胞异常增殖。
三、临床表现
1.骨痛:多为腰骶部、胸廓等部位的持续性钝痛或剧痛,活动后加重,常因轻微外伤引发骨折。2.贫血:患者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与骨髓中浆细胞增殖抑制正常造血有关。3.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蛋白尿、血尿,严重时可进展为肾功能衰竭。4.感染:因正常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易发生细菌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5.高钙血症:可出现恶心、呕吐、便秘、意识模糊等症状,与肿瘤细胞释放破骨细胞激活因子导致骨钙释放有关。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生化可见M蛋白、血钙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尿本周蛋白检测可呈阳性。2.骨髓穿刺活检:骨髓中可见克隆性浆细胞比例≥10%,且伴有形态异常。3.影像学检查:X线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骨质疏松等;CT、MRI等有助于发现早期骨质病变。
五、治疗
主要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如使用蛋白酶体抑制剂、免疫调节剂等药物)、靶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需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及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化制定方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机体耐受性较差,治疗时需综合评估心肺功能等,选择相对温和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不良反应。2.儿童患者:多发性骨髓瘤在儿童中非常罕见,若确诊,治疗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