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全面评估腹泻频率、性状、量及伴随症状、基础病史等以明确原因严重程度,急性腹泻暂禁食后给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渐过渡,慢性腹泻给高蛋白质等易消化少渣饮食儿童选小米粥,轻中度脱水优先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重度脱水及时静脉补液,每次腹泻后清洗肛周皮肤,监测生命体征等记录腹泻情况,向患者及家属讲解知识指导合理饮食卫生用药等,慢性腹泻指导作息复诊,儿童重饮食卫生,老年人调整饮食生活方式。
一、病情评估与观察
需全面评估腹泻的频率、粪便性状(如稀水样、黏液脓血便等)、量,同时关注伴随症状(腹痛、发热、里急后重等)及患者基础病史、近期饮食情况等,以明确腹泻原因与严重程度,例如糖尿病患者出现腹泻需考虑糖尿病性腹泻可能。
二、饮食护理
急性腹泻患者:暂短时间禁食,后给予清淡易消化流质饮食(如米汤、稀藕粉),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及生冷食物,病情好转后渐过渡至半流质、软食;
慢性腹泻患者:提供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少渣饮食,保证营养摄入,避免易加重腹泻的食物(如粗纤维蔬菜、豆类),儿童腹泻则选择易消化吸收且能补充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
三、补液护理
轻中度脱水患者:优先口服补液盐溶液补液,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按腹泻量补充液体,成人每小时可饮500-750ml口服补液盐溶液;
重度脱水患者:及时静脉补液,快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老年人补液时需控制速度,防过快引发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四、肛周皮肤护理
每次腹泻后用温水清洗肛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可涂抹凡士林软膏等保护剂,预防肛周皮肤破损、感染,婴幼儿腹泻清洗后可适当暴露肛周皮肤促恢复。
五、病情观察与记录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记录腹泻次数、粪便颜色、性状、量等,若出现意识改变、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等脱水加重表现或其他异常,及时报告并配合处理,有基础心脏疾病患者需更频监测循环系统指标。
六、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腹泻知识,指导合理饮食与饮食卫生(不吃变质食物、饭前便后洗手),告知按医嘱正确用药(勿自行滥用抗生素),慢性腹泻患者指导合理安排作息、保持心情舒畅并定期复诊,儿童腹泻家属需注重儿童饮食卫生与个人卫生习惯培养,老年人依自身状况调整饮食与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