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有持续两周以上的情绪层面显著低落且严重、过度焦虑,认知层面自我评价降低、决策困难,躯体层面睡眠障碍、疲劳、食欲改变,行为层面社交回避、对婴儿关注度异常等表现,需考虑产后身体激素变化及生活角色转变因素,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评估与干预。
一、情绪层面症状
1.持续情绪低落:产后大部分时间处于显著的沮丧、悲伤情绪中,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持续超过两周,与正常产后的短暂情绪波动不同,会严重影响日常功能。例如研究表明,约50%-70%的产妇会经历轻度产后情绪低落,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低落情绪更为持久且严重。
2.过度焦虑:对婴儿健康、自身育儿能力等过度担忧,表现为紧张不安、心慌、坐立不安等,焦虑情绪可频繁出现且难以自我缓解。
二、认知层面症状
1.自我评价降低: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母亲,对自身价值产生消极认知,常自我否定,如觉得无法给予婴儿良好照顾等。
2.决策困难:在日常事务处理上出现明显决策障碍,面对简单问题也难以做出决定,思维变得迟缓。
三、躯体层面症状
1.睡眠障碍:常见入睡困难、睡眠浅、早醒等,部分产妇可出现睡眠过度的情况,但总体睡眠质量显著下降,长期睡眠问题会进一步加重抑郁情绪。
2.疲劳感:持续存在无明显诱因的疲劳感,即使经过休息也难以恢复,身体感觉虚弱无力。
3.食欲改变:表现为食欲减退或增加,食欲减退者可能进食量明显减少,对以往喜爱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食欲增加者则可能出现过度进食的情况,但这两种食欲变化均与正常产后身体恢复的食欲调整不同,且会影响身体状况。
四、行为层面症状
1.社交回避:逐渐回避与家人、朋友的社交互动,减少参与以往感兴趣的活动,常独自待着,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
2.对婴儿关注度异常:可能出现对婴儿关注度过低或过高的极端情况,关注度过低者对婴儿的需求反应迟钝,关注度过高者则过度紧张婴儿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均偏离正常的育儿行为模式。
需注意,产后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因个体差异存在不同,但上述各方面症状是较为常见的核心表现,若产妇出现持续两周以上的相关症状,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评估与干预,尤其要考虑产后身体激素变化(如雌激素、孕激素急剧下降等)、生活角色转变(从孕妇到母亲的角色适应困难)等因素对症状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