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穿刺检查及骨髓象分析是诊断急性白血病最可靠依据,操作是在髂骨等部位抽取少量骨髓液检查,急性白血病骨髓象特征为原始和幼稚细胞增多、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骨髓穿刺有不同情况,通过该检查能准确判断是否患急性白血病及类型等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一、骨髓穿刺检查的操作及意义
骨髓穿刺是诊断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手段。医生会在患者的髂骨等部位进行骨髓穿刺,抽取少量骨髓液。通过对骨髓液的检查,可以观察骨髓中细胞的形态、数量等情况。正常情况下,骨髓中的各种血细胞有一定的比例和形态特征,而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骨髓象会出现异常改变。
二、急性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1.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增多:在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原始单核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等原始细胞以及幼稚阶段的细胞会大量增生,其比例往往超过正常骨髓中相应细胞的比例。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原始粒细胞等髓系原始细胞会明显增多;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中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会显著增高。这种原始和幼稚细胞的异常增生是急性白血病的典型骨髓象表现,是诊断的关键依据之一。
2.正常造血细胞受抑制:由于白血病细胞的大量增殖,会抑制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正常的红细胞、血小板、正常粒细胞等的生成减少。在骨髓象中可以看到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等正常造血细胞的数量明显低于正常水平。比如,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相关的红细胞生成减少,血小板生成减少导致的出血倾向等表现,而这些在骨髓象中都能体现出来,进一步支持急性白血病的诊断。
三、不同年龄、性别的影响及应对
对于儿童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穿刺同样是诊断的重要步骤,由于儿童骨骼特点,操作时需更加轻柔准确。女性患者在骨髓穿刺时一般无特殊性别相关禁忌,但需关注自身凝血等基础情况。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史的患者,骨髓穿刺时要充分评估出血等风险,而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苯等)的人群,本身患急性白血病风险较高,通过骨髓穿刺明确诊断对于后续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
总之,骨髓穿刺检查及对骨髓象的分析是诊断急性白血病最可靠的依据,通过对骨髓中细胞形态、数量等多方面的检查和评估,能够准确判断是否患有急性白血病以及白血病的类型等重要信息,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关键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