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胰腺炎如何治
胰腺炎治疗涵盖一般治疗中对重症患者进行病情监护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器官功能支持方面针对呼吸衰竭选适宜机械通气模式、循环衰竭用血管活性药物等,抗感染依据病原体培养及药敏选药并关注不同年龄段差异,营养支持早期行肠外营养、后期过渡到肠内营养且按不同人群调整方案,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遵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老年要综合评估多器官功能调整治疗方案。
一、一般治疗
1.病情监护: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严密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同时动态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如淀粉酶、脂肪酶、肝肾功能、电解质等)、腹部体征等,以便及时察觉病情演变。
2.维持内环境稳定:依据患者失水程度及电解质紊乱状况补充相应液体与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保障机体基本生理需求。
二、器官功能支持
1.呼吸功能支持:若患者出现呼吸衰竭,需根据具体病情选用适宜的机械通气模式,如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儿童患者实施呼吸支持时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充分考量儿童呼吸生理特点来调整通气参数。
2.循环功能支持:对于存在循环衰竭的患者,运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老年人因器官功能衰退,在选择循环支持相关措施时需谨慎评估,综合考量其心、肾功能状态。
三、抗感染治疗
依据病原体培养结果及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如怀疑细菌感染时合理选择抗生素。需关注不同年龄段患者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差异,儿童患者应避免使用不适合的抗感染药物,严格遵循儿科用药规范。
四、营养支持
1.早期肠外营养:当患者病情较重无法早期开展肠内营养时,通过静脉途径为机体提供营养物质,保证营养供给。
2.后期肠内营养:待患者病情允许,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营养制剂,并留意营养物质的输注方式。不同人群消化吸收能力有别,例如儿童的营养需求及消化特点与成人不同,需针对性调整营养支持方案。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在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如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需格外谨慎,营养支持要契合儿童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2.老年患者:因老年患者多存在器官功能衰退情况,在治疗时需综合评估其心、肺、肝、肾等多器官功能状态,调整治疗方案时更加注重个体化,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措施需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耐受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