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病按血清钠浓度分等渗、低渗、高渗脱水及对应特点,脱水程度分轻中重且有相应表现,补液分口服适用于轻中度无明显呕吐者,静脉用于重度或中度伴明显呕吐者遵循先快后慢等原则,婴儿等特殊人群补液需注意,预防要合理喂养、注意卫生、增强免疫力。
一、小儿腹泻病脱水的分类及特点
小儿腹泻病脱水按血清钠浓度可分为等渗性、低渗性与高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在130~150mmol/L,临床常见一般脱水征;低渗性脱水血清钠低于130mmol/L,易现外周循环衰竭,精神萎靡等症状明显;高渗性脱水血清钠高于150mmol/L,患儿口渴显著,神经系统症状突出,如烦躁、惊厥等。
二、脱水程度的评估
1.轻度脱水:失水量约占体重5%,患儿精神稍差,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及前囟轻度凹陷,尿量稍减。
2.中度脱水:失水量为体重5%~10%,患儿精神萎靡或烦躁,皮肤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前囟明显凹陷,尿量明显减少。
3.重度脱水:失水量超体重10%,患儿精神极度萎靡、昏睡或昏迷,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前囟深凹陷,无尿或尿量极少,可伴外周循环衰竭表现,如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
三、补液治疗原则
1.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及中度脱水且无明显呕吐患儿,首选口服补液盐,需按规定冲调服用以保证摄入足够量纠正脱水。
2.静脉补液:重度脱水或中度脱水伴明显呕吐不能口服补液者需静脉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抽搐补钙等原则,依患儿脱水程度、年龄等合理调整补液种类、速度与量。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对脱水耐受性差,补液时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防补液过快致心衰等并发症,且要保持婴儿皮肤清洁,避免腹泻致臀部皮肤损伤。
2.有基础病史患儿:患心脏病、肾脏病等基础疾病小儿,脱水补液时需谨慎,充分评估心肾功能以调整补液方案,避免加重基础疾病病情。
3.其他:年龄较小患儿补液中要注意保暖、保持安静,减少消耗以利身体恢复。
五、预防措施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添加辅食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原则,腹泻时不添加新辅食。
2.注意卫生:培养小儿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奶瓶、餐具定期消毒,防病从口入致腹泻脱水。
3.增强免疫力:适当让小儿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腹泻发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