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血病早期血常规可能有异常表现,如白细胞计数异常(增多或减少)、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多有贫血)、血小板计数异常(降低),但不能仅靠血常规确诊,需结合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不同年龄儿童有其特点,有高危因素儿童更要及时全面检查来明确是否患白血病。
一、血常规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指标及意义
1.白细胞计数异常
白细胞增多:部分白血病患儿早期可出现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有的可高达数万甚至数十万。例如急性髓系白血病部分亚型可能会有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的情况。但白细胞增多也可见于感染等其他情况,并非白血病所特有。
白细胞减少:也有一些白血病患儿早期表现为白细胞计数降低,这是因为白血病细胞在骨髓内大量增殖,抑制了正常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导致外周血白细胞生成减少。
2.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异常
多数患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表现为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降低。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患儿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例如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中,贫血较为常见。
3.血小板计数异常
血小板计数可能降低,患儿容易出现出血倾向,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当然,血小板减少也可见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其他疾病,并非白血病专属。
二、血常规异常时的进一步检查
当儿童血常规出现上述异常情况时,需要进一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等。骨髓穿刺是诊断白血病的重要依据,通过骨髓穿刺可以观察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形态、比例等情况,从而明确是否患有白血病以及白血病的类型等。例如,骨髓中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如急性白血病时原始粒细胞或原始淋巴细胞比例可>20%),对白血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三、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及相关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造血系统等生理特点与年长儿有所不同,血常规异常时更需要谨慎评估。婴幼儿的骨髓造血储备能力相对较差,当出现血常规异常时,病情变化可能较为迅速。在检查过程中,要更加关注患儿的一般状况,如精神状态、有无出血表现等。对于有家族白血病病史等高危因素的儿童,当血常规出现异常时,更要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白血病可能。而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在结合血常规异常情况时,也要综合其症状、体征等多方面因素来进行判断。
总之,儿童白血病早期血常规可能有异常表现,但不能仅凭血常规确诊,需要结合骨髓穿刺等其他检查才能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