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有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常见于颈部等部位,儿童和老年人表现有差异;部分患者会发热,发热类型多样,儿童、女性发热有不同需综合判断;约20%-30%患者有盗汗,生活方式不规律者需警惕;患者短期内体重明显下降超10%为消瘦,有基础疾病史者出现消瘦要排查淋巴瘤。
一、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1.表现及特点:淋巴瘤早期较为常见的症状是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通常是颈部、锁骨上、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出现肿大。这些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或相互粘连,一般没有疼痛感觉。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80%的淋巴瘤患者首发症状是淋巴结肿大,其中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多见。
2.不同人群差异:儿童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可能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身体异常肿大的淋巴结;老年人淋巴瘤患者的淋巴结肿大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需要综合评估。
二、发热
1.发热表现:部分淋巴瘤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可为低热,也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高热。发热的原因与肿瘤细胞释放的致热物质等有关。有研究表明,约1/6的淋巴瘤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发热类型多样,有的患者体温可在38℃左右波动,有的则可高达39℃以上。
2.年龄与性别影响:儿童淋巴瘤患者发热可能伴随其他感染症状,需注意与普通感染鉴别;女性淋巴瘤患者发热时要考虑内分泌等因素对体温的影响,男性患者则无明显性别特异性的特殊影响,但都要结合整体病情综合判断。
三、盗汗
1.盗汗情况:患者夜间或入睡后出汗较多,即盗汗。这是因为肿瘤细胞代谢活跃,消耗机体能量,导致患者身体虚弱而出现盗汗现象。有临床观察发现,约20%-30%的淋巴瘤患者会出现盗汗症状。
2.生活方式关联:对于生活方式不规律的人群,如长期熬夜、作息紊乱者,出现盗汗更应警惕淋巴瘤可能,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增加淋巴瘤发病风险,进而更容易出现盗汗等症状。
四、消瘦
1.消瘦表现:患者在短期内出现体重明显下降,且无明显原因。这是由于肿瘤细胞增殖消耗大量营养物质,同时患者食欲可能受到影响,导致机体营养摄入不足,从而引起消瘦。一般来说,在几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需引起重视。
2.病史与消瘦关系:有基础疾病史的人群,如原本就有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出现消瘦时更要排查淋巴瘤等肿瘤性疾病,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干扰对消瘦原因的判断,而淋巴瘤可能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加重消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