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多数情况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需手术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肠梗阻(保守无效且有肠坏死迹象行肠切除术)、肠穿孔(分单纯穿孔修补术和二期确定性手术)、中毒性巨结肠(内科治疗无效有肠穿孔风险行结肠切除术)特殊人群老年患者需术前评估基础病术中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康复护理儿童患者优先保守治疗需手术时考虑生理特点操作精细并注重营养支持。
一、肠胃炎多数情况无需手术,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
肠胃炎通常首先采用内科治疗,包括禁食、静脉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使用抗生素(如存在细菌感染时)等,多数患者经规范内科治疗可缓解,无需手术干预。
二、需手术干预的严重并发症及对应手术方式
(一)肠梗阻
1.适用情况:肠胃炎引发的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如胃肠减压、禁食等)无效,且出现肠坏死迹象(如腹痛加剧、腹膜刺激征、血运障碍表现等)时。
2.手术方式:肠切除术,即切除坏死或缺血严重的肠段。手术需精准评估肠管坏死范围,切除相应肠段后行肠吻合术,术后需密切监测患者营养状况,因肠管切除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需适时给予营养支持。
(二)肠穿孔
1.适用情况:急性肠穿孔为外科急症,多因肠胃炎导致肠壁炎症加重出现穿孔,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肌紧张等急性腹膜炎表现。
2.手术方式:
单纯穿孔修补术:若穿孔时间短、腹腔污染轻,可行穿孔处缝合修补,术后继续抗感染及支持治疗。
二期确定性手术:若穿孔时间长、腹腔污染重,初期可能先行腹腔引流控制感染,待患者一般状况改善后,再行肠段切除吻合等确定性手术。
(三)中毒性巨结肠
1.适用情况:多见于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相关肠胃炎,出现中毒性巨结肠且内科治疗无效、有肠穿孔风险时。
2.手术方式:结肠切除术等,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评估手术时机和术式选择,手术目的是去除病变肠段,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三、特殊人群手术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心肺等基础疾病,手术耐受性相对较差。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充分优化患者一般状况,术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加强呼吸管理、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老年患者恢复相对缓慢,需注重术后康复护理。
(二)儿童患者
儿童肠胃炎导致需手术情况较少,更应优先考虑保守治疗。若确需手术,需充分考虑儿童生理特点,如儿童肠管较细、恢复能力相对成人有差异等,手术操作需更精细,术后密切观察儿童的营养状况、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因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支持对其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