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胰腺炎病因包括胆石症、过量饮酒、高脂血症、胰管阻塞、外伤、药物等,症状有腹痛、恶心呕吐、发热、黄疸、休克等,治疗有一般治疗(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补液、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抑制胰酶分泌、抑制胃酸、抗生素)、内镜治疗及手术治疗(用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内科无效等情况)。
一、病因
1.胆石症:胆道系统的结石、蛔虫等可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胆汁反流进入胰管,激活胰酶引发胰腺炎,此为我国胰腺炎的主要病因。2.过量饮酒:乙醇及其代谢产物可刺激胰液分泌增加,还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和Oddi括约肌痉挛,导致胰管内压升高,诱发胰腺炎。3.高脂血症:血中甘油三酯水平过高,可形成乳糜微粒栓塞胰腺血管或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微循环障碍从而诱发胰腺炎。4.胰管阻塞:胰管结石、狭窄、肿瘤等可引起胰管阻塞,胰液排出受阻,胰管内压力增高,导致胰腺腺泡破裂,胰液渗入间质引发胰腺炎。5.外伤:腹部钝器伤、穿透伤等外伤可直接损伤胰腺组织,导致胰腺炎症。6.药物:某些药物如噻嗪类利尿剂、硫唑嘌呤等可诱发胰腺炎,可能与药物诱导的胰液分泌异常或免疫反应有关。
二、症状
1.腹痛:为本病的主要表现,多为左上腹或中上腹持续性剧痛,可向腰背部放射,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进食后疼痛加重。2.恶心呕吐:起病即出现,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呕吐后腹痛不缓解。3.发热:多数患者有中度发热,一般持续3~5天,若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超过39℃,需考虑合并感染。4.黄疸:当胆总管结石嵌顿或胰头水肿压迫胆总管时,可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5.休克: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为脉搏细速、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常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三、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①禁食、胃肠减压:减少胰液分泌,减轻腹胀;②静脉补液:补充水分、电解质,维持有效循环血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③营养支持: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病情稳定后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2.药物治疗:①抑制胰酶分泌药物:如奥曲肽等,可抑制胰液分泌;②抑制胃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可通过抑制胃酸分泌间接抑制胰液分泌;③抗生素:对于胆源性胰腺炎或怀疑有感染的患者,需使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3.内镜治疗:对于胆源性胰腺炎,可在急性期过后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等,解除胆道梗阻。4.手术治疗:对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经内科治疗无效、并发胰腺脓肿、胰腺假性囊肿破裂等情况,需考虑手术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