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早期有消化道不适(食欲减退、进食后易饱胀、恶心呕吐、腹泻)、肝区不适(右上腹间歇性或持续性隐痛胀痛)、全身乏力消瘦、低热表现,有乙肝丙肝病史人群、老年人、有长期酗酒史人群需注意出现相关表现时警惕肝癌并定期检查排查。
一、消化道相关症状
肝癌早期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道不适表现,如食欲减退较为常见,患者进食量较以往明显减少,且进食后易出现饱胀感。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症状,这与肝癌影响肝脏功能,导致消化酶分泌及胆汁排泄异常,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过程密切相关。此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泻,每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多无特异性改变,但与正常排便情况相比有明显差异,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受损后,对肠道内环境的调节能力下降,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吸收功能。
二、肝区不适
肝区不适是肝癌早期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位置多位于右上腹,可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隐痛、胀痛。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肿瘤在肝脏内生长,使肝脏体积增大,刺激肝包膜,从而引发疼痛感觉。这种疼痛可能在劳累后加重,休息后有所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能会逐渐加剧且持续时间延长。
三、全身症状
1.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疲惫、无力,即使经过充分休息也难以缓解。这是由于肝癌细胞代谢活跃,大量消耗机体能量,同时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营养物质的代谢与利用,导致身体能量供应不足,进而出现乏力症状。
2.消瘦:体重会逐渐减轻,这是因为肿瘤消耗机体营养物质,加上患者食欲减退导致营养摄入减少,机体处于负氮平衡状态,从而引起体重下降。
四、低热表现
部分肝癌早期患者会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左右,呈持续或间断性发热。其原因是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的坏死物质被机体吸收,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导致体温升高。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有乙肝、丙肝病史人群:这类人群本身肝脏基础较差,若出现上述消化道症状、肝区不适、乏力消瘦或低热等表现时,需高度警惕肝癌可能,应定期进行甲胎蛋白(AFP)检测及肝脏超声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肝癌。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肝癌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如消化道症状可能被误认为是消化不良等老年常见消化系统问题,肝区疼痛也可能被忽视,因此老年人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乏力、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排查肝癌。
3.有长期酗酒史人群:长期酗酒会损伤肝脏,增加肝癌发生风险,这类人群若出现食欲减退、右上腹隐痛等表现,需密切关注肝脏状况,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肝癌。